來看看這段打鬥場景,大家自己品壹品1933年還是黑白電影時代的特效。
1933《金剛》中? 金剛與霸王龍打鬥場面
當然了,今天我們是來跟大家談2005版的《金剛》。05版《金剛》的劇情是這樣的:女演員安·達羅在壹個島上拍電影,被當地土著抓去獻給金剛,但沒想到金剛愛上了安,金剛為了保護安,與三只霸王龍殊死搏鬥,最終卻被人類抓住,以死亡告終的故事。
這版《金剛》中導演將戰鬥場面升級,場地擴大,設計了金剛與霸王龍壹家三口的戰鬥的場景,這場戰鬥不局限於原地,而是在骷髏島上演壹場失控的大戰,穿過叢林,在骷髏島崎嶇的地形上橫沖直撞。在當時那個年代要完成如此復雜的制作,還是具有很大挑戰的。
那麽接下來我就借Weta放出的解析,來和大家說壹說15年前是如何制作這些戰鬥場面和角色的。
環境
首先先來說說金剛與霸王龍戰鬥發生的場地—骷髏島。
在設計骷髏島時,導演在1933版的基礎上再加工,他希望周圍環境茂密潮濕,長滿苔蘚和藤蔓,使得在虛幻與現實中找到壹個微妙的平衡。
從觀眾的角度來說,當然是希望看到的視效場景能夠越逼真越好,但是導演偏偏希望創造出壹個不那麽真實的、虛幻的、比任何地方都要崎嶇、有更多怪物和更多奇景的島嶼。來看幾張當時的概念圖。
骷髏島場景設計圖
在下面這個場景中,金剛和霸王龍在打鬥的過程中從懸崖邊上掉下來,被藤蔓纏住,在那裏戰鬥陷入困境。不過懸崖前後的環境寬敞明亮,這樣給金剛和霸王龍的打光工作就相對容易壹些。
金剛與霸王龍戰鬥時跌落的懸崖設計圖
到了拍攝後期的時候,道具組建造了壹個主戰場的微縮模型。微縮攝制組花了很長時間從各個角度進行拍攝。
拍攝微縮場景
金剛和霸王龍掉落的那個懸崖是兩塊巨大的石墻,上面布滿了藤蔓和苔蘚,這讓崖壁看起來很潮濕,石墻的裂縫裏還密密麻麻的長了很多其他植物。
懸崖縮影
為了更好的達到那種朦朧奇幻的效果,還運用了不同的照明燈光和不同層次的煙霧來營造氛圍。
環境場地都已經就緒,就要準備開打了,下面咱們就來聊聊戰鬥場面的設計。
戰鬥場面設計
這些戰鬥場面都是先由動畫部門用簡模做Previs,然後根據故事板,制定拍攝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創作人員可以自由發揮,設計金剛、霸王龍和安在藤蔓上的不同動作。
故事板然而自由發揮壹時爽,制作場景火葬場。他們設計了壹個相當復雜的場景,壹只霸王龍從懸崖上掉了下來,並且將金剛壹同拖了下來。然後掛在懸崖中生長的藤蔓上。安從金剛的手中掉落,掛在藤蔓上,藤蔓經過猛烈的晃動,帶著安壹直搖擺,霸王龍試圖咬住蕩到自己面前的安,然而藤蔓被霸王龍扯斷,安經歷不斷下落後雙手抱住壹只霸王龍的牙齒,懸掛在空中,同時還要躲避其他進攻的霸王龍。
這壹段描述著就夠累的了,可想而知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制作起來是相當困難的。
隨著場景難度不斷增加,需要更多攝像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跟拍。最後剪輯的時候再從所有拍攝的素材中挑選需要的鏡頭。
戰鬥的動畫設計是十分困難的,不光要考慮到這些大塊頭在藤蔓上打鬥時的動作,還要考慮它們的重量和平衡,以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比如當角色掉下來的時候藤蔓必然會跟著掉落並且帶著周圍的葉子和巖石壹同往下掉。
女主安·達羅
由於上面所說的大部分鏡頭都是十分復雜的特效鏡頭,所以需要對安進行單獨拍攝。
其中有壹個女主從藤蔓上掉下來的場景,在拍攝時為她綁了上了藤蔓和各種各樣的吊帶,由工作人員推動藤蔓,然後攝影師進行多角度的拍攝。
和金剛壹同跌下懸崖的畫面
在藤蔓上的片段
抓住霸王龍牙齒的片段
還有壹個片段是她落在霸王龍的頭上,道具組用塑料做了壹個非常大的恐龍頭道具,恐龍頭劇烈晃動,女主死死抓住霸王龍的頭,好讓自己不掉下去。
落在恐龍頭上的畫面
電影中還有許多動作是真人演員無法完成的(比如下面這個場景)因此要給演員做數字替身。
首先對演員進行了掃描,建立了壹個非常真實的演員模型。在很多鏡頭中人們完全區分不出哪個是真實的演員,哪個是數字替身。要知道這可是15年前啊!
這裏運用了05年最新光影技術,創造她的面部和頭發,這樣就能獲得壹個非常逼真的面部動畫。再用光影技術和服裝工具制作她的衣服。
霸王龍
女主角講完咱們再來看看霸王龍是如何制作出來的。
Weta的雕塑家根據壹顆真實完整的南達科塔州黑山的的霸王龍頭骨,制作了霸王龍壹家三口的模型,這三只霸王龍每只都稍有不同,他們先雕刻出模型然後掃描到電腦中,在電腦中進行著色,添加細節,創建紋理。
南達科塔州黑山的霸王龍頭骨
掃描到電腦裏的圖像
最後給霸王龍添加鱗片、腫塊和類似鱷魚皮壹樣的皮膚,使它看起來像電影裏的怪獸壹樣,而不是像古生物學家發現的光滑恐龍皮膚壹樣。我想這應該也是為了達到前面說的導演希望骷髏島呈現出壹種虛幻效果吧。
金剛
主角當然是要留到最後介紹。金剛的制作可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通過創作和設計所有的細節,要把他變成壹只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數字大猩猩,這是非常復雜艱難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團隊要設計出金剛不同的表情,把他當成壹個真實角色來對待。導演要求金剛需要看起來像個“老人”,並且是生活在壹個充滿暴力和危險中的“老人”。
金剛早期的動畫設計是按照動畫師的喜好自由發揮的,基本上是通過復制預覽效果完成。他們將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增強和改進動畫中的動作,最終觀眾才能看到如此有血有肉的金剛形象。
音效
最後就是音效的添加,音效部門為霸王龍和金剛的咆哮創建了音效。
電影中金剛的吼叫是由多種動物叫聲合成得來的。
還有藤蔓拉扯是嘎吱嘎吱的聲響,和斷裂的聲響。
錄取藤蔓拉扯、斷裂的聲音
回看15年前的電影,其中的場景、特效、劇情依然能給我帶來不小的震撼。
從1933年到2005年,這70多年來,電影特效制作的不斷精良,軟件的不斷更新以及技術的提高是大家有目***睹的。
以前不敢想象的畫面現在都可以呈現在觀眾面前。誰知道現在攻克不了的難題放到70年後,是不是也能輕而易舉了~
好啦~今天介紹到這裏~咱們明天見~
*文章授權轉自微信公眾號「CG世界」
深夜小編
深夜藝術官方賬號
@版權歸作者所有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