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9月16日,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即席演講上說“壹寸山河壹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
1944年9月16日,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即席演講稱:“國家在此緊急戰時關頭,要先其所急,使知識青年效命於戰場,因為知識青年有知識,有自動判斷的能力,隊伍中增加壹個知識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個普通士兵。”
他號召全國知識青年積極從軍,提出“壹寸山河壹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口號。隨後,國民黨中央決定廣泛發動知識青年從軍運動,征集知識青年十萬人,編組遠征軍。
擴展資料:
壹寸山河壹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這是壹句政治口號,不是詩。確認的是,這句政治口號掀起了知識青年從軍的浪潮。
背景如下:
1944年日軍發動“打通大陸交通線”的戰役。5月25日後攻陷洛陽,6月中旬攻入長沙,8月7日攻占衡陽,稍事休整又沿湘桂鐵路南下,連續攻陷桂林、柳州,日行百裏,如入無人之境。 蔣介石鑒於中國駐印軍和援緬遠征軍中下級幹部和特種兵嚴重缺員,盟軍大量來華急需翻譯,決定發起10萬知識青年從軍運動。
9月,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上號召知識青年從軍。10月10日發表談話,隨後成立“全國知識青年誌願從軍指導委員會”,指定何應欽、陳果夫、吳鐵城、張治中、白祟禧、康澤為常委,在蔣介石直接領導下,推動知識青年從軍工作。
百度百科-十萬青年十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