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曾國藩:飯桌上有怎樣行為的人,萬不能深交?

曾國藩:飯桌上有怎樣行為的人,萬不能深交?

他是我國 歷史 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的著作頗受歡迎,帶給後人無數思想啟迪,而像他這樣的大家又告訴我們,飯桌上有怎樣行為的人,萬不能深交呢?

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是晚清的重要人物,號稱" 晚清第壹名臣 ",死後獲得文人臣子最高封號"文正公",是中國 歷史 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壹。被慈禧太後賞識,有著雄韜偉略,學識淵博,是朝中的重臣。

他是太平天國運動中負責帶領湘軍剿滅太平天國的總指揮,當時太平軍勢力擴張到全國,在南京又建立了自己的首都,氣勢直逼皇宮,是他臨危受命,剿滅太平軍團。

他生於湖南某普通耕讀家庭,在他小時候,就聰慧過人,勤奮好學,熟記四書五經,能言善辯,深得教書先生喜愛。

雖然仕途之路並非壹路順利,但好在壹路上有良師益友相伴,自己又確實有才學,有刻苦鉆研的精神,最終還是得到伯樂賞識,成為了壹代名臣。然而能使後人頻頻稱贊的原因還是他的品格。

他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嚴於律己,身居高位卻無驕奢淫逸,以勤儉節約教育自己和自己的兒女,認為凡事講究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尊重禮法,即使在官場沈浮數十年,也依舊深受百姓愛戴,連慈禧太後也對他非常尊重。

同時這也和他圓滑的處事方式不無關系,所以他在書中的言論值得我們反復賞讀。他說為人處世要" 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 ",他說" 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 ",他說交友要擇交,選擇" 誌趣遠大者 ";

他說當日事要當日畢,不可拖延,否則就" 補救難矣 ";他說讀書要讀《大學》,要把" 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當作自己分內之事;

他說人只要有誌向就" 不甘為下流 ",有見識就" 知學問無盡 ",是不敢單單因為知道壹點點就自滿,只要有恒心就" 斷無不成之事 ",縱觀 歷史 像他這番身居高位又結局圓滿的人確實寥寥無幾,這也是他的文章至今還不時被大家翻開學習的原因。

晚清時期的中國,國勢衰微,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很多人每天擔心的問題就是能不能吃上壹頓飽飯,而外國列強的入侵,租界的興盛,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得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愈發囂張,普通百姓的生活日益艱辛。

曾國藩有壹個同鄉朋友,聽說他在朝中有權有勢,掌管軍中大小事務,又正在招募官兵來幫助他建立湘軍,便產生了投靠他的想法,希望可以靠他的關系進入軍中。

他對曾國藩說自己非常能吃苦,不怕困難,希望可以投靠於他,曾國藩聽了他的壹席話後,雖念及同鄉情誼,但曾國藩卻也不是個僅僅因為是同鄉的關系就會把他納入軍中的人,在他眼中,參軍必須要有吃苦的精神,這樣的人未來才會成為對國家有用之人。

而看壹個人是否能吃苦耐勞並不是僅僅靠他壹兩句話就能使人信服的,於是決定對他進行壹番考驗。人的品格好壞往往在細枝末節中就能體現出來。中午的時候,那位同鄉和軍中其他士兵壹起吃飯。

在軍隊中,大家吃的都是軍糧。那個時候的軍糧和現在的米飯不大壹樣,難免會摻著壹些糙米,這些糙米顏色深,極易被辨認,而他的這位老鄉在吃飯的時候就會把那些糙米壹粒粒的挑出來,只吃白米飯。

而反觀軍中其他人,大家都因為平時訓練辛苦,吃飯時自然也狼吞虎咽,才顧不上吃進去的是糙米還是精米。

單單從這壹點看來,他肯定不是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很能吃苦,相反,他是為了進入軍隊騙自己說能吃苦,以為靠著這層關系就能輕而易舉進來,結果就從吃飯這壹個小的細節中能看出來他並多麽能吃苦。

曾國藩看到這壹切後,對於他的不誠實感到不滿,他認為像他這樣的人,即使進入軍隊也肯定不願受累,辛苦的訓練也不願承受,反而更可能因為敵方的壹些小恩小惠而輕易叛變,而這對國家的危害是巨大的,他自然要消除這種潛在的威脅。

他對他的這位同鄉說:" 妳走吧,這裏沒有適合妳的職位,妳另尋高見吧 ",回頭就告訴他的身邊人,以後在飯桌上有這種行為的人切不可與之深交,他們這種人品行不好,要是來往密切,吃虧上當的會是自己啊。

壹個人如此,壹個群體亦是如此。誠信對於壹個企業,尤其是壹個大型企業而言,其意義不言自明。 2008年的奶制品因為欺騙廣大群眾,摻用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害得上萬嬰兒患有腎結石,發育受到影響。

壹個企業為了節省成本牟取利潤,罔顧新生兒的身體 健康 ,罔顧自己的信譽,最終被媒體曝光,相關負責人也受到懲罰鋃鐺入獄。

壹個品牌要做到受群眾支持就要講誠信,做質量過關、消費者用了放心的產品,而不是推銷時極力誇贊產品有多麽優質,背後卻偷工減料,害人害己。

今年也有關於我國某些大型乳制品企業產品質量不合格,控制市場檢驗標準,向產品添加化學物質等的報道,再壹次觸動了國人的神經,不知孰真孰假,還有某家知名品牌店內制作漢堡時使用過期漢堡。

不得不說,這種越大的企業,對公眾的不誠信造成的後果是愈發嚴重的,它們本來就在市場占據著巨大的份額,又受到消費者喜愛,如此利用自己的優勢來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是壹定會受到懲罰的。

品格就像人的衣裳,品格端正的人就如清風拂面,讓人想要親近,而品行不端的人就如布滿灰塵渣滓,讓人想要逃離。人無信不立,壹個人如果連壹點小事都會撒謊的話,那麽將來在他面對人生的大事上肯定更加容易欺瞞他人。

都說信用難得易失,得到了它人生之路便會有人相助,失去誠信就如同打破了壹面鏡子,即使妳再有意縫補,也依然無法改變它已然破碎的現狀,不會有人願意與其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