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12345咨詢需要實名

12345咨詢需要實名

12345咨詢需要實名

 12345咨詢需要實名,12345是我們常見的數字,以123開頭的電話壹般都是政府部門的電話的,不少人都會打這個電話去反饋壹些問題,下面為大家分享12345咨詢需要實名。

12345咨詢需要實名1

 不用實名。也不用舉報人溝通。

 法律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壹步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指導意見》 第壹條 第三款 堅持屬地管理和部門指導相統籌。充分發揮各地區在熱線歸並和管理服務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壓實地方特別是市縣責任,加強部門政策支持和配合銜接,壹個號碼、各地歸並。

 堅持訴求受理和業務辦理相銜接。明確12345熱線與業務部門的職責,加強工作銜接,12345熱線負責受理企業和群眾訴求、回答壹般性咨詢,不代替部門職能,部門按職責分工辦理相關業務、實施監管執法和應急處置等,涉及行政執法案件和投訴舉報的,12345熱線第壹時間轉至相關部門辦理,形成高效協同機制。

 堅持便民高效和專業支撐相結合。以切實便利企業和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拓展受理渠道,完善知識庫***享、專家支持、分中心聯動等機制,提高熱線接通率和專業化服務水平。

 堅持互聯互通和協同發展相促進。強化12345熱線平臺與部門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和信息***享,推動12345熱線與各類線上線下政務服務平臺、政府的網站聯動融合。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普遍性訴求的研究分析,解決***性問題。

  12345是什麽電話?

 12345是市民服務熱線或市長熱線,用來幫助訴求人解決生活、生產中所遇困難和問題,是市委、市政府關註民生、傾聽民意的平臺。

 12345,即“非緊急救助服務系統”,用來幫助訴求人解決生活、生產中所遇困難和問題,是市委、市政府關註民生、傾聽民意的平臺。

 杭州市是第壹個提出與開通12345市長熱線的城市,於1999年6月15日正式誕生。杭州市首先向國家申請,經國家信息產業部同意才開設的。而這個號碼,信息產業部又將它作為政務類公開特服專用的號碼,為全國其他城市市長公開電話***同享用的號碼。

 在很多城市,12345被稱作市長公開電話。其實,12345不是由市長接聽的,而是由相關工作人員記錄和百姓訴求後交辦到相關單位,然後相關單位再給12345壹個反饋,而後再由12345告知反映人答復意見。

12345咨詢需要實名2

 12345是市民熱銷,受理範圍:

 1、受理市民對政府及政府部門、公***服務部門的工作職責、辦事程序和政策規定等問題的咨詢、求助;

 2、受理市民生活、生產中遇到的屬於政府職能和公***服務的咨詢、求助;

 3、受理市民和社會各界關於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建設管理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4、受理市民對政府及政府部門、公***服務單位的工作人員在履職過程中出現的工作作風、服務質量、辦事效率等方面的批評、投訴和舉報;

 5、其他政務服務和公***服務事項。

  12345熱線設立作用

 12345熱線按照“應合必合、應接必接”的原則,分類整合各級各部門設立的面向公眾提供業務查詢、咨詢、投訴、求助、公***服務、意見建議征集、民意調查等非緊急類政務熱線。

 12345熱線工作要接受本級人大代表的依法監督和政協委員的民主監督,根據要求報送12345熱線運行情況及各部門辦理情況,並通過適當方式向社會公眾進行公示,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綜合運用系統督辦、書面督辦、專項督辦、批示督辦等多種方式,對承辦單位辦理情況進行催辦、督辦。

 通過全方位的監督和多種形式的督辦,促使各單位認真履職盡責,確保群眾訴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12345咨詢需要實名3

  12345政府服務熱線是什麽

 12345是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指各地市人民政府設立的由電話12345、市長信箱、手機短信、手機客戶端、微博、微信等方式組成的專門受理熱線事項的公***服務平臺。

 2021年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壹步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指導意見》印發。《意見》要求,加快推進除110、119、120、122等緊急熱線外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歸並,2021年年底前,各地區設立的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設立並在地方接聽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實現壹個號碼服務,各地區歸並後的熱線統壹為“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

 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簡稱12345熱線),指各地市人民政府設立的由電話12345、市長信箱、手機短信、手機客戶端、微博、微信等方式組成的專門受理熱線事項的公***服務平臺,提供“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12345熱線可以提高為民服務水平,推進依法行政,創新社會治理,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12345服務熱線壹般用於:

 1、對行政職能職責、政策規定、辦事流程和其他公***服務信息的咨詢;

 2、對行政管理、社會管理、公***服務方面的投訴以及意見和建議;

 3、對行政職權範圍內非緊急類管理、服務方面提出的求助;

 4、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危害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危害公***財產安全、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違法違規行為的舉報;

 5、對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辦事效率、行政效能方面的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