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出自:春秋·孔子《論語·述而》:“舉壹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3、如果教給他壹個方面,他卻不能以此來說明另外三個方面,就不要用同壹種方法重復教他了。
4、示例:老師教導學生要對學過的知識舉壹反三,融會貫通。
5、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6、近義詞拋磚引玉、貫通融會、問牛知馬、融會貫通、壹隅三反、以微知著、觸類旁通、壹舉三反、聞壹知十。
7、反義詞囫圇吞棗、生吞活剝、食古不化、不求甚解、淺嘗輒止。
2、出自:春秋·孔子《論語·述而》:“舉壹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3、如果教給他壹個方面,他卻不能以此來說明另外三個方面,就不要用同壹種方法重復教他了。
4、示例:老師教導學生要對學過的知識舉壹反三,融會貫通。
5、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6、近義詞拋磚引玉、貫通融會、問牛知馬、融會貫通、壹隅三反、以微知著、觸類旁通、壹舉三反、聞壹知十。
7、反義詞囫圇吞棗、生吞活剝、食古不化、不求甚解、淺嘗輒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