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離不開,我想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看到的都是孩子離不開爸爸媽媽,就像平時家長有時不得不外出時,孩子總會不願意家長出去;或者是在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說什麽也不願意去上學,可能還會在學校門口大吵大鬧著想和爸爸媽媽回家……
但最近檸檬遇到了壹位家長不同的疑問,她說自己的孩子開始上中學了,學習成績也不錯,老師就建議可以讓孩子住校;因為他們家離學校還是有點距離的,每天孩子都要提早壹個小時以上去搭公交上學,而如果能住校,也能省下很多時間來學習,也方便了孩子自己和家長。
可是這位家長卻不想讓孩子去住校。她覺得孩子離了她就不行,平時連衣服都不會洗,什麽都是自己提前給孩子準備好,這要是住校肯定照顧不好自己。
我問她是否想過這樣可能會限制孩子的發展,不利於孩子的獨立,她說知道,可她還是壹再強調,孩子離開她肯定過得不好,只有待在她身邊才是最好的。
在後面我對他們進行深入了解以後,這位媽媽可能產生了“戀子情結”。有些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後,把註意力幾乎全部轉移到孩子身上,生活也基本以孩子為中心,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對孩子產生情感依賴。
戀子情結,又稱戀子綜合征,多數在獨生子女家庭、晚婚晚孕家庭中頗為常見的壹種不健康的心理衛生問題,此情況多數發生於母親對自己子女之間,具體表現為母親或者父親對自己孩子采取高度溺愛、庇護和關心過多的教養方式。
所以盡管這位家長壹再強調是孩子離不開她,但實際上是她離不開孩子,她不知道孩子離開之後自己的生活該怎麽過。而正是在這種恐懼心理的作用下,患有戀子情結的爸爸媽媽們,不管孩子多大都會把他當做小孩來對待,會為他準備好壹切,名為照顧,實質卻是控制,它阻斷了孩子獨立的可能,滿足自己的被需要感。
其實產生戀子情結並不都是媽媽的錯,人都需要情感寄托,有的家長在生活中全部感情都放在孩子身上,自然也無法接受與孩子分別,但是這樣導致的後果是,她的生活失去了自我,孩子也失去了獨立。如果孩子不能在心理上成功斷奶,我們可以想象,在孩子結婚以後,媽媽會因為兒媳婦而吃醋,繼而產生巨大的家庭矛盾。
如果妳也像這位家長壹樣愛過剩,那檸檬建議妳不要把雞蛋都放到壹個籃子裏,試著給自己找壹個愛好,或者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這樣即便孩子離開了,妳最起碼還有其他的情感寄托,不至於驚慌到仿佛活不下去。
檸檬希望所有父母都應該警惕,在孩子漸漸長大之後,要學會對孩子放手,要知道,妳的角色不僅僅只有家長這壹個,嘗試著多進行角色的轉換,平常閑暇時間也可以給自己找壹個愛好,把自己愛孩子的心分配到其他地方,可以通過其他方面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和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