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我們為什麽每天都要讀書?

我們為什麽每天都要讀書?

偶然看到了俞敏洪2015年在東南大學的壹篇演講,真心感受到堅持讀書的人所擁有的強烈的自律品格。為此,將其中關於讀書的部分摘錄出來,並做了壹些自己的思考,分享給大家,傳播有價值的正能量。摘錄的部分來自《俞敏洪:3個月讀了60本書,我為什麽還要每天讀書?》。壹、俞敏洪的演講:年輕人要學會讀書、交友和獨立行走關於讀書,其實我讀得也不多,但有很好的看書習慣,同學們肯定沒有我忙,我從今年1月1日到4月,總***不到3個月的時間,我壹***讀了接近60多本書,都是真正給人帶來思考的書籍。我讀的都是歷史書、哲學書、還有現代商業潮流和未來世界發展方向的書。我已經做了三萬多字的讀書筆記。所以說,人生是要學習的。

有人問我,俞老師,妳為什麽還要讀書呢?因為確實只有書中的思想才能夠引導妳走向未來。大家都知道人是壹個受思想指引的動物,妳的思想走到哪裏就會走到哪裏。如果妳的理念覺得妳是壹個自卑的人,妳就是壹個自卑的人。理念要從內心中深深地相信才行,妳要是表面相信,實際不相信,就會形成性格分裂。我是真實地相信,當妳的理念改變了,妳的思想改變了,妳就能改變妳的生活。因為只有思想創造現實,人是靠這樣的思想創造現實,通過現實倒過來再豐富人類的思想。所以,妳壹定要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讓自己的理念變得先進。那麽,理念如何來呢?理念從三個地方來:讀書,交友,行走。其中,壹定要大量的讀書。

要讀各種各樣的書,海內外的,英文不會,就看中文的。現在所有的優秀英文書籍壹經出版,壹個月之內都會有中文版面世。同學們需要大量地讀書,海內外的書都要讀。什麽書都拿來讀,這樣多種思想沖擊碰撞以後,妳才會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妳就能成為世界上優秀思想的集大成者。

同學們,妳們壹年讀50本書應該不多吧。我在北大的時候壹年讀200本書,我讀書的速度還是比較快。妳們就讀50本書,因為妳們現在有很多好玩的事情,比如談戀愛什麽的,但也不能忘了讀書。(演講的其余部分請見原文)

二、自己的思考:知識,無法改變命運,但可以提升品質

今年3月9日,堅持日更的第15天。如果從去年12月9日算起的話,近三個月(包括壹個寒假在內),寒假提供了大量的閱讀時間,但那3個月我也才讀了47本書。而且我以為這個速度已經是我目前所能達到的極限了,在我目前所掌握的讀書方法裏面,我認為我已經用了很恰當的方式、我自己能掌控能力、能不耽誤理解的閱讀速度來進行閱讀,但也才是僅僅47本。

真的是無法想象,像俞敏洪如此事務繁忙、時間珍貴的人,他竟然3個月還能讀60本書,平均1.5天讀壹本,而且根據他的演講內容,基本上壹本書應該在300頁、20萬字的篇幅。真的是應了那句話:不怕妳不努力,怕的是比妳優秀的人還努力。原本我們就比類似俞敏洪這樣優秀的人才有很大差距,卻又在讀書上落下了更多,再不讀書,何以立足。

以前我們壹直相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看著俞敏洪、馬雲等等類似的成功歷程,好像確實是讀書改變了他們的命運,讓他們成為時代浪潮的弄潮兒。但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及不斷的自我思考。我認為:讀書其實並沒有改變命運,但卻提升了我們的品質。這個品質包括兩個:個人品質和生活品質。

讀書提升了我們的個人品質。常言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人自然而然地顯得器宇不凡,書卷氣息撲鼻。曾國藩曾經總結出壹句話“惟讀書可以改變氣質,讀書可以變換骨相”。

讀書人的氣質,就是在連綿不斷的閱讀中潛移默化養成的。有些人從外貌上看毫無魅力,然而讀書裏的精神世界確實充實、豐滿的。讀的書多,知識就越來越淵博,精神就不斷充實,從而變得越來越自信,變得越來越超凡脫俗,變得越來越有高雅的氣質。

讀書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通過不斷讀書,能夠提升對生活的感受。讀書會使壹個人的思想更加豐富、眼光更加敏銳,可以發現生活中五彩繽紛、色彩斑斕的美麗,感受到不讀書時發覺不到的芬芳。同樣是看見夕陽余暉的時候,讀書的人會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或者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再不濟,也能說個:天邊的晚霞映紅了妳美麗的臉龐,傍晚的微風輕拂過妳濕潤的發線。而不讀書的人呢,卻只會說:我去,今天這夕陽真美!快看,那還壹只大鳥。對不起,我不要做“大鳥”,我要做“孤鶩”。

讀書行萬裏 夢想走千城 微信公眾號千城Slash ID:Diversified-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