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有什麽標誌性事件?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有什麽標誌性事件?

1、八壹南昌起義

八壹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壹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壹槍,揭開了中國***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國***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

起義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譚平山領導。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2、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壹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

1936年12月25日,在中***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3、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壹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

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4、皖南事變

1940年10月19日,蔣介石指使何應欽、白崇禧以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副參謀總長名義致電八路軍朱德、彭德懷和新四軍葉挺、項英,強令將在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於1個月內開赴黃河以北。

11月9日,朱德、彭德懷、葉挺、項英復電何應欽、白崇禧,據理駁斥了國民黨的無理要求,但為顧全大局,仍答應將皖南新四軍部隊開赴長江以北。而蔣介石對此不予理睬,仍按原定計劃密令第三戰區顧祝同、上官雲相將江南新四軍立即“解決”。、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軍軍部直屬部隊等9千余人,在葉挺、項英率領下開始北移。1月6日,當部隊到達皖南涇縣茂林地區時,遭到國民黨7個師約8萬人的突然襲擊。新四軍英勇抗擊,激戰7晝夜,終因眾寡懸殊, 彈盡糧絕,除傅秋濤率2000余人分散突圍外,少數被俘,大部壯烈犧牲。

軍長葉挺被俘,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周子昆突圍後遇難,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是國民黨第二次反***高潮的高峰。

5、重慶談判

重慶談判,是抗日戰爭勝利之際,中國***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就中國未來的發展前途、建設大計在重慶進行的壹次歷史性會談。

從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經過43天談判,國***雙方達成《政府與中***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重慶談判及達成的《雙十協定》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和平、民主、團結的希望和曙光。雖然國民黨統治集團違背全國人民迫切要求休養生息、和平建國的意願,在1946年6月底全面撕毀《雙十協定》 ,但其歷史意義和啟示仍是非常重大的。

百度百科——八壹南昌起義

百度百科——西安事變

百度百科——七七事變

百度百科——皖南事變

百度百科——重慶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