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然:是,對。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出自:宋·蘇軾《再乞罷詳定役法狀》:“右臣先曾奏論前衙壹役,只當招募,不當定差,執政不以為然。”
譯文:右大臣先曾奏論前衙壹役,只有當招募,不應當定差,當局不這樣認為。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輕蔑意味
近義詞滿不在乎、嗤之以鼻、不敢茍同、置若罔聞
擴展資料
不以為然反義詞:五體投地
解釋:兩手、兩膝和頭壹起著地。是佛教壹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壹、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譯文:致敬的儀式,他的儀表九等:壹、發言慰問,二、低著頭表示敬意,三、用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跪下,七、手膝蹲在地上,八、五輪都屈服,九、五體投地。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近義詞心悅誠服、甘拜匣鑭、甘拜下風、頂禮膜拜、拜倒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