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身患絕癥的男孩兒
1957年,潘長江出生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從小就極具舞臺天賦的他,卻在5歲那年身患壹種名為“消渴癥”的絕癥。
當時,醫生曾直言,潘長江也許只能活到25歲,相當於給他的人生提前下了死亡判決書。
小潘長江不得不暫時中斷演藝夢,每天在醫生的指導下與死神展開戰鬥。
壹次偶然的機會,潘長江的父母聽說鐵嶺有位老中醫,擅長治療各種疑難雜癥。於是,潘長江父母便舉家搬到鐵嶺,請來那位中醫為潘長江治病。
老中醫看了潘長江的病後,告訴他想要把病治好,不僅需要用到常規的藥物,還需要使用針灸輔助治療。
此後,潘長江的母親便成了潘長江的私人陪護,她每天帶著潘長江去老中醫那裏紮針灸,然而,病在兒身,疼在娘心。
每當看著大量針灸紮進潘長江身體裏,潘長江的母親總是在壹旁心疼的掉眼淚,壹來二去,潘長江索性便不再要母親陪伴,自己壹個人就去把病看了。
壹個人去看病的時光是自由的,潘長江總是抓住這難得的自由時光,用心練習曲藝。縱使紮針灸很疼,縱使病魔纏身,也絲毫不改潘長江對藝術舞臺的向往。
不過,潘長江的演藝夢卻沒能獲得父母的支持。
出身梨園行的父母,深知演藝這條路有多難走,他們只希望潘長江能夠無憂無慮的長大,實在舍不得潘長江再吃壹次自己曾經吃過的苦。
父母不支持,潘長江就自己偷偷練功。壹次,父親發現潘長江看病回來,手指上纏滿了紗布,隱隱還有血跡滲出,詢問之下,才得知潘長江偷偷練功的事。
父子相顧,壹度無言。過了壹會,只聽父親重重壹聲嘆息,然後擺了擺手,示意再不幹涉兒子的愛好了。
或許是父親的默許給了潘長江精神上的支持,也或許是老中醫的針灸有了效果,總之,不久後,潘長江的絕癥便奇跡般的康復了。
但這場大病到底留下了後遺癥,導致潘長江的身高總是顯得比同齡人袖珍壹些,直到成年,潘長江也沒能在個頭上趕超回來。
02、春晚風波
或許潘長江自己也沒想到,身高的劣勢,意外成為了他舞臺上的“優勢”。
每次只要潘長江與人合作節目,觀眾總能因為潘長江身高的顯著特點,快速記住這個帶來無限快樂的“開心果”。
1982年,潘長江進入鐵嶺市縣劇團當演員,由此結識了演藝生涯裏的重要搭檔——趙本山。
當時,潘長江和趙本山各自帶領壹個隊表演二人轉,每隊每天兩場演出,由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86年,潘長江和趙本山聯袂出演了《大觀燈》,壹下子火遍了東三省,吸引了無數的粉絲。
由於兩人在劇中分別飾演行動不便人士和盲人,因此觀眾們將兩人的表演譽為“天下第壹瘸”與“天下第壹瞎”。
後來,趙本山與潘長江都成為觀眾心中不可或缺的喜劇大師。兩人先後登上春晚舞臺,並且憑借著自己的實力,成為春晚舞臺上的常青樹。
據不完全統計,潘長江前前後後登上過20次左右的春晚,而春晚至今也不過舉辦了三十多次。
在不少觀眾心中,潘長江在春晚上最讓人難忘的壹次表演是1996年,那年潘長江以音樂小品《過河》火爆熒屏,穩穩站在了壹線喜劇演員之列。
可若要潘長江自己選擇最難忘的壹次春晚,想來必是2001年那壹次。
2001年,潘長江與閆學晶首次在春晚舞臺上搭檔,誰知卻遇到黃宏的小品《家有老爸》表演超時,導演組為了保證12點敲鐘,臨時決定斃掉潘長江的小品。
得知這壹消息後,潘長江失落得說不出話來。這時,趙本山找到春晚導演組,問道:“超了多少時間?”
導演組說:“大概4到6分鐘吧”。
趙本山馬上說,那從我的節目裏把時間擠出來吧,不要斃他們的節目了,上壹次春晚不容易。
那年,趙本山帶來的小品,是後來被奉為經典的《賣拐》,演出時間還是最黃金的檔期晚上11點。
可為了節省時間,趙本山臨時改臺詞,去掉了不少包袱和花活,甚至連小品中範偉騎自行車上臺的第壹個鏡頭,也從繞舞臺騎三圈改為了騎半圈。
最終,趙本山成功的節約出了寶貴的4分鐘,保下了潘長江的節目,激動得潘長江差點給趙本山跪下了。
03、老友恩怨記
春晚舞臺的風波過後,潘長江開始向著電視劇領域發力。
2011年,潘長江執導並出演的電視劇《能人馮天貴》在無數觀眾的期待中輕輕揭開了面紗,與此同時,趙本山的新作《鄉村愛情4》也迎來了與觀眾的見面。
同時上映兩部好戲本是樂事,誰知潘長江和趙本山,偏偏同時選擇了在央視上映,結果兩人的戲就這麽撞了檔期,《鄉村愛情4》最終遺憾未能登上央視平臺。
據坊間傳言,趙本山的《鄉村愛情4》之所以沒能如願登上央視,正是因為被潘長江的《能人馮天貴》頂替之故。
對此,潘長江曾在采訪中表示,自己對頂替壹事從不知情,而趙本山也絕口不提此事,這讓“頂替”事件漸漸成了壹樁懸案。
但網友們卻不肯罷休,壹些網友在網上深扒兩人的往事,試圖從中找到壹些蛛絲馬跡。
很快,網友們便挖掘出了趙本山沒有參加潘長江女兒婚禮之事,並將此事作為趙本山與潘長江不和的證據。
壹些媒體就此詢問潘長江,弄得潘長江只能無奈表示:“我和趙本山是老同事,又是戰友,又是多年的朋友,我們沒有不和啊”。
但媒體們依然不肯死心,壹次,潘長江在采訪時談到劉老根大舞臺時,感慨了壹句:“現在的二人轉都成了逗人笑的,以前那都是本子戲”。
有媒體立刻抓住潘長江這句話,詢問潘長江是否想自己開辟新的二人轉市場,與趙本山分庭抗禮,嚇得潘長江連連否認道:“沒有沒有,我沒有這個能力”。
頗為有趣的是,媒體們絞盡腦汁尋找兩人不合的證據,可兩位當事人卻自得其樂在直播中玩起了連線。
趙本山在看到潘長江上線的那壹刻,還欣喜而又幽默地招呼道:“哎,巨人來啦?”
潘長江也不甘示弱,笑著回道:“妳那滿頭白發能不能焗壹下”。
家長裏短的聊天,透著兩人數十年深厚的友誼。直播間裏壹如兩人多年前同臺演出壹樣,默契無比而合作流暢,足見兩人互相了解之深。
62歲,參加20次左右春晚,至今活躍在舞臺上……人們總是很好奇,舞臺下的潘長江,到底是什麽樣子。
恰好趙本山也同樣是喜劇界的傑出人物,如此壹來,潘長江與趙本山的點滴往事,便漸漸成了八卦小報上的恩怨情仇,引來無數路人圍觀,也讓各路媒體,陷入壹場狂歡。
但對於潘長江這樣幹了壹輩子喜劇的老藝人來說,淪落到靠八卦新聞吸引路人,想來大與願違。
吃瓜群眾們不妨離潘長江的作品近壹點,離他的生活遠壹點。畢竟,交友這事,媒體說了不算,歸根到底,還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