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和CL聊天,偶然看到我們認識的同壹個朋友的名字,我和這個朋友是同事關系,這個朋友在CL的手機上備註是“小李”,我驚訝地說“這是她嗎?我壹般不這樣叫,我都叫她小名”,CL也很奇怪,她說我壹直都這樣叫啊!
其實曾經我也這麽叫過這個朋友,但是朋友跟我說,她不喜歡我這樣叫她,總覺得跟領導似的。後來我就改叫小名了。
仔細想想,自己工作了這些年,也是壹直被這麽稱呼過來的,每次壹聽到“小何”,我壹下子就知道是上司或領導叫我了,感覺很別扭,第壹反應是有些排斥。
也許,這是在工作中壹個再正常不過的稱呼了,有些人的名字比較拗口,叫全名不合適,再者,作為職場新人,同事、領導不會特意記住妳的名字,誰知道妳明天還能不能看到妳,這樣簡單多了。
然而,被叫多了,卻越發對這個稱呼愛不起來,並且身邊的朋友們也跟我壹致認同。這些稱謂,已經逐漸不合時宜,在年輕壹輩中不適用了。
通常,這是上級對下級的常用稱呼,這種情況在年齡大的很常見,年長者會特別熱衷於將自己的地位(或者說層次?)與後進的年輕人區分開來。以壹些較正式的昵稱來稱呼,譬如妳到了壹個新單位,別人叫妳小李什麽的,顯得年長者的經驗比妳豐富,見識比妳多,自然妳要將他認作Mentor。不是說馬首是瞻,至少要是不反對他,當然也包含關愛之意。
如果不夠熟悉,只知道姓,這樣稱呼,有點瞧不起別人,自己賣老顯輩分的味道。年齡和妳差不多大的領導,這樣稱呼只是在強調我是妳的上級,自我有壹種優越感。再者,試想如果妳的領導比妳年齡小壹些,他也這樣稱呼妳的話,是不是很可笑?
現在在職場中,強調平等關系,即使是領導對下屬,雖然是管理和領導的關系,也不應該是指手畫腳、高人壹等點的心態,大家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要讓妳的下屬能順利地按照妳的要求完成任務,領導也要能夠平易近人,尊重且與下屬平等相處。
要做到這壹點,就要在言行中親切、隨和待人,而用“小李、小張”之類的稱謂,就會讓下屬產生威嚴感和距離感,使人覺得高不可攀,讓人敬畏、害怕,這樣就會影響到融洽的人際關系,也間接影響到下屬的士氣和工作的開展。
老同事對新入職員工比自己年輕的壹種稱呼,同樣是壹種優越感,我比妳熟悉工作,我經驗比妳豐富,這種情況正常應該在入職幾年後消失,如果超過3年同事還這樣稱呼,且年齡差別不大,職位平級,只有證明稱呼者自我優越或者不夠關系還不夠親密,實在是不禮貌,長期下去,相信同事關系也會變得很生硬。
不管妳是職高壹等的老手還是新近入行的新手,都應絕對棄絕不平等的關系,心存自大或心存自卑都是同事間相處的大忌。
可以說這是壹種古老的手段,類似於套近乎,對後輩施加些影響力,有壹種說法很有意思,這是“展示權力感成本最低的方法之壹”。
年輕人習不習慣呢,我認為這種方法在年輕人中的效力不如上壹輩人們強了。調查壹下就知道了,大家都不太喜歡這個稱呼,聽起來覺得對方比自己社會、工作地位高,聽起來很不舒服。
如果遇到重名的同事,比如姓劉,有小劉,小小劉。這樣更加沒存在感了,聽起來更不舒服。
古人說直呼其名大不敬,這個已經過時了,我們應該改變觀念,記住別人的名字才是真的禮貌,西方就做得比較好。有壹個比較大的案例:被納粹屠殺的猶太人紀念碑上幾乎記全了名字,再看看我們南京大屠殺紀念碑有幾個名字?之前沒有搜集完全是壹方面,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我們從未好好記得壹個人的名字,都是老王老張,小郭小楊這麽叫著。
名字我們每個人的第壹張名片, 也是代表我們壹個個體的重要性和存在感,便於別人記住,別人記住妳,才能顯示出妳的價值。 如果自己的名字別人都不能叫那妳取毛名字啊!
我壹直嘗試無視別人對我的這種做法,但每次被比自己還小的人稱呼為小加姓,就很不爽,早就已經有數不清的羊駝壹代接壹代前赴後繼在我內心奔騰。所以,心裏自然而然也就豎起壹道墻了,不可能和他們走的太近了。
那麽,如果妳不喜歡這個稱呼,會怎麽做?
如果妳壹進入公司,在對大家介紹自己的時候,就不要說自己叫小什麽,先說出自己的大名,再告訴他們可以叫我的昵稱XX——“妳們可以叫我XX。”這個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想要壹下子讓別人不喊妳的“小+姓”,還是比較困難的,也需要大家的思想轉變。當別人依然這麽叫的時候,告訴別人該怎麽稱呼妳就好了。這樣別人也會知道妳不喜歡這個稱呼,怎麽稱呼妳比較能接受。
不過像我身邊所了解到的公司,其中創意、媒體、廣告行業,員工年齡差距不大,也就不太有領導下屬那麽層次分明的關系了,大家都用昵稱稱呼,也比較親切,能拉近距離感。
如果稱呼“小+姓”不好的話,應該如何稱呼?
1.? 對於同齡或者比自己小壹點的同事,在正式場合稱呼全名,若是三個字稱呼名字的後兩個字。在私下大家都是同齡人,小名、綽號之類的根據大家的關系遠近稱呼。
2.?對年長的同事,切忌在沒有同事說明的情況下,不要隨意稱呼其名。比較合適的稱呼就是“某工”、“某老師”、“某師傅”。如果關系比較好的情況下,也可以稱呼小名、昵稱。
3. 對於領導的話,最好的就是稱呼官職,如“某種"、“某經理”,但有些領導走群眾路線,喜歡讓別人稱呼其哥姐之類的或是直呼其名。這個時候就要註意分場合,在正式場合或有外人在的情況下,還是稱呼官職為好,私下可以把握自己與領導的關系和領導的個人嗜好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