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初九:潛龍勿用。
意思:潛龍指隱藏的意思,因為這壹爻在最下方,稱為“初九”,龍潛於淵,陽之深藏,應忍時待機,不宜施展才好利於下壹步行動。
原文: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意思:龍已出現在田野之上,有利於有才有德的“大人”出頭露面,出人頭地。(也有人解說為要主動去接近顯貴偉人,必有所為。)
原文: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意思:龍已飛騰在天上了,有自由自在的意思,居高臨下,可以大展鴻圖。
原文:上九:亢龍有悔。
意思:“亢”字有窮盡至極的含義。龍到了極高之處,其趨勢必然下降,知進忘退會後悔的。
乾為天來歷:
《周易》以卦為單位,全書***六十四卦。每卦有四個組成部分。即卦畫、卦名、卦辭、爻辭。易卦的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最小的單位是爻,基本單位是經卦,每卦由二個經卦,或者說由六爻組成。經卦有八個,即乾,坤、坎、離、巽、震、艮、兌。它們分別代表八種類別的自然物質,如乾代表天文之事,坤代表地理之事,卦象是比較單純的。
八個經卦互相重疊構成六十四卦。經卦兩兩相重就產生了具有內部關系的復合卦象。根據八個經卦所代表事物的物理屬性,從而形成了相制相克、相和相應的壹系列矛盾,用以象征性地概括表示自然、社會的種種現象。卦辭、爻辭,以及《彖》、《象》,即是從不同角度對這些矛盾進行解說,從而判定物象人事的兇吉。
組成各卦的兩個經卦,又依其位置稱為上卦與下卦。上卦又稱為外卦,下卦又稱為內卦。這種位置區分與卦象、爻位聯系起來,也是分析卦、爻意義的重要的結構關系。本卦是同卦相疊(乾下乾上)。六畫都是陽爻(陽爻,參見本卦初九爻題註),用以象天,喻龍,比喻有才德的君子。後人說《易》多附會,將其象征意義廣泛推衍,用以代表純陽剛健的事物,以及與此相關聯的人倫義理概念(可詳《說卦》各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