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子時—1799年2月7日),姓愛新覺羅,諱弘歷,是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卒於嘉慶四年,終年89歲,葬於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縣西北)。
乾隆於雍正十三年即位,為清代入關第四帝。乾隆六十年禪位於十五子颙琰,自己成為太上皇。乾隆在位***六十年,是中國封建史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僅次於祖父康熙帝,而且是壽命最長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壹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壹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壹,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壹步發展。
擴展資料:
軼事典故
弘歷語言能力超群,精通滿語(包括老滿文和新滿文)、漢語和蒙古語,藏語和維吾爾語也達到了“能之”的程度,這在古代帝王中是絕無僅有的。弘歷在位期間,才完成《明史》,編壹朝史書,耗時百年之久。
弘歷不僅有文才,還善射。每年夏天弘歷接見武官後就在宮門外比試射箭。賽三次,每次射三箭。弘歷九箭壹般中六七箭。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十月,他在大西門射九箭,箭箭中的。
陵寢墓地
1928年,弘歷去世近壹百三十年後,軍閥孫殿英看準了弘歷後及慈禧太後陵墓的珍貴財寶,藉演習之名,率其部下盜掘弘歷後及慈禧太後之陵墓。
士兵為得棺內珠寶,將弘歷梓棺劈開並大肆搜掠,弘歷後遺骸四散在地,情況奇慘;及後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派人前往收拾,亦只能找回部份遺骸,勉強砌回主體,並將帝後遺骸合葬壹棺,重新安葬。
百度百科——愛新覺羅·弘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