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雷死人”是什麽意思?

“雷死人”是什麽意思?

最近出現了壹個使用廣泛的網絡用語“雷死人”,泛指任何使人驚訝並感到不舒服的事情。更誇張壹些,則說“雷死人不償命”,有點像“×人沒商量”的句式,意思壹樣,語意更重。簡單點還可以說成“雷”“雷人”,構成“雷”族詞匯。

這類詞語目前主要出現在網絡上,傳統媒體上使用不多。在搜狗可以得到8477902個網頁,而相關新聞則只有138篇;百度上搜索可得1040000個網頁,而相關新聞只有365篇。該詞語能否被主流語言吸收,還要拭目以待。

“雷死人”壹類詞年齡很輕,新詞語詞典還來不及收錄。關於它的來源眾說紛紜,大致有三種說法:

1、“雷死人”是東北話,“雷”是捶的意思,“雷死人”就是捶死人。比如:“欠雷啊!?”就是欠揍的意思。

這種說法不太準確。東北人說的“雷妳”實際上是“擂妳”,這個“擂”和“雷”是兩碼事。並且“欠雷”(欠擂)和“雷死人”含義也不同,前者等於“欠揍”,表示出更多斥責的意味,並非表示驚訝、不理解和不舒服。

2、最早是日本網友說的,類似於“強烈な電波だな”“電波すぎる”之類,傳到國內翻譯過來就是“被雷到了”“雷死人”之類。

由於我們的東鄰日本得風氣之先,明治維新以後,吸納了西方現代文明和科技用語比中國早,並利用漢字組合成大量新詞語,這些多數都轉譯到中國來了,以至於我們今天使用的日常用語中,幾乎離不開這類詞匯了。但是當代網絡語言受日本影響並不多,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網民詞典》,***收錄詞條2000多條,絕大多數來自英語,或由英文縮寫構成。而且“強烈な電波だな”的意思和中國網絡語言的“雷死人”含意不盡相同。網上盛傳的帖子《韓國對司馬遷的〈史記〉下手了!連日本網民都看不下去了!》所引日本網民的回帖中使用了“強烈な電波だな”“電波すぎる”壹類用語,雖然表面上也可以譯作“太雷了”,但表示的是憤怒、震驚的強烈感情,含有無恥、神經病等意味;而當今網絡語言“雷死人”的語義則要輕松得多,可以表示奇異、不正常,令人不舒服,含有滑稽搞笑等意味。就是說“雷死人”表示的只是不舒服,而“強烈な電波だな”“電波すぎる”則表示強烈譴責。

3、百度知道的解釋:就是這個事情讓妳有被雷劈了的感覺。比如妳可以說壹個打扮得很醜的人“雷死人了”、“我被他的打扮雷到了”,但不可以這樣形容妳對美女的驚艷程度。

目前這個解釋比較適合網絡語言的實際,雖然“被雷劈了”有誇張的成分,但它表示的是感覺上的不舒服,是個土生土長的中國語言,“雷”在詞性上由名詞變成動詞,符合漢語詞性活用的規律。在現代網絡語言中,“雷”就是對那些離譜得無法接受的事情感到震驚,有如被雷擊中的感覺。雷可以說成是驚嚇,被嚇到了。就是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看了自己不喜歡的類型的文章和畫面,就會感覺不舒服。

有壹種說法可以參考。“雷到”原是出自江浙壹帶的詞匯,浙江東北部地區,發音lei dao是指聽到別人的話很訝異很驚奇抑或難以理解,類似現代詞匯“暈倒”、“無語”等等的意思,由於打字習慣故而出現“雷到”這樣的詞匯,“雷到”其實當地本意是“癱倒”、“翻倒”之意,語境運用則在語言實踐中越來越廣泛。

下面舉壹些例子:

(1)被譽為“雷死人不償命”的“影像惡搞達人”們運用或精湛或粗糙的技術,樂此不疲地制作出大量搞笑影像。(《新快報》2008年5月7日)

(2)西單、王府井、五道口等時尚男女們大愛的地方,時尚和危機並存,“惡之花”在不經意間滋長、開放,讓妳壹不小心就能“雷死人”。(《新京報》2008年6月30日)

(3)葉大師(造型師葉錦添)很有可能為這次新版《紅樓夢》賠上自己經營多年的名聲。前兩批造型推出後,罵聲不絕,如今再推賈府“元迎探惜”四位小姐的定妝照,額妝不變、鮮花堆頭、蕾絲滿身、妝容神奇,網友稱其“雷死人不償命”。(《羊城晚報》2008年7月4日)

(4)“2008年高考狀元眾生相”近日成為貓撲網熱門話題。起因是壹位網友發了題為“雷死人的2008年高考狀元長相”的帖子,裏面發布了十位各省高考狀元的照片,這些狀元的相貌被發帖者定義成“雷死人”(意為使人不舒服)。(《南方都市報》2008年7月17日)

(5)看過08暑期大片《赤壁》的朋友都知道,該片除了場面宏大故事情節無聊之外,給人感觸最深的便是那些雷死人不償命的臺詞。且不說孫MM輕啟朱唇蹦將出來的“天下興亡,匹女有責”壹言是多麽的滑稽搞笑,僅僅諸葛孔明對手中羽扇的詮釋“它可以讓我冷靜”便讓人捧腹不止。(人民網天津視窗2008年7月30日)

(6)這位老兄真是本著雷死人不償命的念頭來的,將所有的奧運元素不管三七二十壹的全部裝上身,2008眼鏡、紅旗背心、福娃圖案,這樣的裝扮還不成為賽場的焦點。(網易體育頻道2008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