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2022省考備考: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對策題怎麽答?

2022省考備考: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對策題怎麽答?

解題題目主要考察考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據給定的信息發現問題並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在考生的認知中,這類問題並不難回答。只要找到問題,按照倒推的方式,或多或少可以提出壹些對策。但在老師的認知中,能很好回答對策的同學並不多,因為大部分考生提出的問題的解決方案並不詳細,有時甚至不符合提出對策的限制性條件,導致對策的可行性較差。所以考生要從以下幾個角度來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第壹,看清身份界限

在這類題目中,通常會在題目中給出身份限制,比如?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某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責任和權限,會對對策的提出產生相應的影響。雖然對策要符合題幹中身份的視角,但不代表材料中出現的對策就不能用。只要把給定的對策換個角度,換個方式用,對策就能成立。比如題目中要求對大學生提出提高創業成功率的建議,出現在材料中?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這種做法,那麽直接提取不符合題目中的身份限制,所以可以改成?利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其次,闡述對策。

很多同學都會有這種感覺,有壹些想法提出對策,但是寫的不夠詳細。壹般來說,很多對策都要求考生寫的字數比較多。考生答題後發現自己提出了很多對策,但遠沒有達到限定的字數,雖然沒有對策。集詞?但是這樣的說法,並不壹定說明對策制定的不詳細,也說明對策的實際可操作性差。因此,可以從主體、方式、對象、內容和目的五個角度詳細制定對策。

比如加強宣傳教育,解決農民法治意識薄弱的問題。

點評:這個對策不夠具體,缺乏實用性。

要使這壹對策具體可行,可以做如下修改:政府宣傳部門要通過廣播、黑板報、橫幅、小冊子等形式向村民說明依法治國的重要性,普及必要的農村法律知識。

想要答好壹道對策題,除了掌握以上原則外,還需要考生多註意積累,多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社會現象,多培養自己的辯證思維能力,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和細化對策,取得理想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