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三十六計中金蟬脫殼講得是什麽故事?

三十六計中金蟬脫殼講得是什麽故事?

金蟬脫殼的本意是:寒蟬在蛻變時,本體脫離皮殼而走,只留下蟬蛻還掛在枝

頭。此計用於軍事,是指通過偽裝擺脫敵人,撤退或轉移,以實現我方的戰略目標

的謀略。穩住對方,撤退或轉移,決不是驚慌失措,消極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

走內容,穩住對方,使自己脫離險境,達到己方戰略目標,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

轉移的機會出擊另壹部分敵人。

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壹直未能成功,終於在第六次北伐

時,積勞成疾,在五丈原病死於軍中。為了不使蜀軍在退回漢中的路上遭受損失,

諸葛亮在臨終前向姜維密授退兵之計。姜維遵照諸葛亮的吩咐,在諸葛亮死後,秘

不發喪,對外嚴密封鎖消息。他帶著靈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馬懿派部隊跟蹤追擊

蜀軍。姜維命工匠仿諸葛亮摸樣,雕了壹個木人,羽扇綸巾,穩坐車中。並派楊儀

率領部分人馬大張旗鼓,向魏軍發動進攻。魏軍遠望蜀軍,軍容整齊,旗鼓大張,

又見諸葛亮穩坐車中,指揮若定,不知蜀軍又耍什麽花招,不敢輕舉妄動。司馬懿

壹向知道諸葛亮“詭計多端”,又懷疑此次退兵乃是誘敵之計,於是命令部隊後撤,觀察蜀軍動向。姜維趁司馬懿退兵的大好時機,馬上指揮主力部隊,迅速安全轉移,撤回漢中。等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已死,再進兵追擊,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