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春秋時期,大哲學家老子認為人世上的壹切都符合壹種宇宙自然規律,這種規律控制著整個宇宙的演化,任何違背這種規律的人和事物都會遭受相應的懲罰,這正是《道德經》中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原文: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譯文:
敢於違背客觀規律而蠻幹的,必定會遭到客觀規律的懲罰;勇於排除幹擾,決不逆客觀規律而行的,生存和發展的希望必定會增加。這兩種勇的結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
天所厭惡的,誰知道是什麽緣故?有道的聖人也難以解說明白。自然的規律是,不鬥爭而善於取勝;不言語而善於應承;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坦然而善於安排籌劃。自然的範圍,寬廣無邊,雖然寬疏但並不漏失。
擴展資料:
1、近義詞:
天理昭昭,拼音,tiān lǐ zhāo zhāo,意思是,天能主持公道,善惡報應分明。
出自: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三折:這壹個天理昭昭,誰想到有今朝。
示例:可就算這樣,最後黨愛國還是沒有撿起對方的刀,讓他體會壹下什麽叫做天理昭昭報應不爽。
2、反義詞:
逍遙法外,漢語成語,拼音是xiāo yáo fǎ wài,意思是指犯法的人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仍然自由自在。
出自:巴金《探索集·再說小騙子》:“那些造神召鬼、制造冤案、虛報產量、逼死人命等等、等等的大騙子是不會長期逍遙法外的。”
示例:這些該死的反動派,當然也抓到壹些,可是總還有逍遙法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