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如果具有較高的相似性,那麽兩個人之間擁有更多的話題可以展開,擁有更多互相認為有趣的話題可聊
在現實中,如果妳喜歡自己的職業,那麽很容易碰到壹個同行,同樣喜愛著自己的工作,
如果妳有壹些個人的愛好,可以去尋找同樣有這類愛好的人,例如妳喜歡看書,可以去找找的當地的書友會(比較大型的城市,壹般都有人會組織書友會);妳若喜歡軟式飛鏢,可以加入這方面的協會(像廣州就有廣州市飛鏢協會,我還參加過他們組織的比賽);如果妳喜歡玩狼人殺,那就更簡單了,直接去附近的桌遊吧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告訴工作人員自己壹般什麽時候有空,如果有人去玩發現缺人,就有可能會打妳的電話……
總之,如果妳有壹些愛好,可以去尋找同樣有著這類愛好的人
除了要尋找到相似性高的人外,我們應該懂得「合適的自我曝光」:
壹個人若懂得合適的自我曝光,可以讓對方在交談中感到舒適。「我知道妳很多事,而妳還不了解我」或「妳了解我很多,但我似乎還不了解妳」這樣的信息不對稱,並不能加深兩個人的友誼,反而會讓原本沒有自我曝光的人,更傾向於沈默。容易讓本來曝光了很多的人,不再想述說。雖然壹時半會可能看不出弊端,但久而久之,這種不對等的曝光會使得友誼慢慢的消逝。
我看過太多急著曝光自己的人,別人禮貌性的詢問壹句「最近還好嗎?」他就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忍不住將自己內心所有的苦楚傾瀉出來「我最近不好,感情上……家庭裏……生活中……」,balabala述說了壹堆。如果對方是妳的朋友那還好,但對方與妳還不熟悉,只是禮貌的問句家常,妳就忍不住傾瀉自己內心所有的感覺。對方在妳傾述時,可能會表示安慰,但安慰完之後,很可能不會與妳有太深的交際。因為妳給他的感覺太像祥林嫂了,祥林嫂雖然可憐,可有幾個人真心喜歡祥林嫂?
自我曝光最理想的節奏,應該像娛樂時候打兵乓球壹樣,妳來我往。互相分享簡單的小事,然後慢慢的加大廣度與深度,再分享自己內心中,那些不為認知的情緒與感受。這樣,對方就不會感到唐突,不會覺得妳和誰都會傾述,會覺得自己很榮幸成為妳的信任的人。
還有壹點需要註意的,如果妳遇到了壹個人,很輕易的曝光了自我,隨意找人傾瀉苦楚。請別輕易反感,盡量對他耐心點,他可能只是太單純了,不懂得傾述也需要註意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