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早期猿人階段:大約生存在300萬年到150萬年前,已具備人類基本特點,能直立行走,制造簡單的礫石工具.
(二)晚期猿人階段:大約距今200萬年到30萬年前,身體象人,腦量較大,可以制造較進步的舊石器,並開始使用火,如我國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
(三)早期智人(古人)階段:距今10-20萬年到5萬年前,逐漸脫離猿的特征,而和現代人很接近,如德國的尼安德特人.
(四)晚期智人(新人)階段:大約4-5萬年前,這時的人類的進化出現了明顯的加速,在形態上已非常象現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與繪畫的藝術,並出現裝飾物。如1933年發現的周口店龍骨山山頂洞人。此時原始宗教已經產生,已進入母系社會。在晚期智人階段,現代人開始分化和形成,並分布到世界各地.於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雖然經過達爾文等及其以後100多年來的努力挖掘和研究,至今仍存在不同的意見和疑問。綜合各家之說,試以本節作為全文的總結和結束。
1.人類是靈長類進化的最高階段,於中新世末期,大約1000萬—1400萬年以前開始從猿類分化出來,向著人類系統方向進化。
2.人類由古猿進化而來,他的起源和發展,即進化的過程是:臘瑪古猿——南方古猿——早期直立人(包括能人,也稱能幹南方古猿)——(晚期)直立人(包括爪哇猿人,北京猿人,元謀猿人等)——早期智人(也稱古人、尼人,包括中國的馬壩人、丁村人等)——晚期智人(也稱新人、克人,包括中國的河套人、山頂洞人等)——現代人(包括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或棕種人)。現代人在人類分類學上屬於晚期智人,是智人的壹個亞種,而因為現代人在全新世進入了新石器時代,所以單獨分立出來。
3.人類進化在體質上與猿類的主要區別,在於人能夠用兩足直立行走,頭顱變大,變圓,原始的犬齒變短,全部牙齒靠近在壹起。於是有靈便的雙手,敏銳的頭腦和適宜咀嚼的牙齒,能夠制造工具,雜食,語言交流,擴大活動範圍等。這些功能又促進了人類的進化發展。
4.人類與猿類更重要和本質的區別是人類出現了文化,群體社會不斷發展。
5.人類進化與生存環境的變化有密切關系,尤其是全球性的氣候變化,及由它引起的植被和地形的變化。第三紀氣候溫暖,而於第三紀中新世開始變冷,至中新世末,南、北兩極已有冰蓋,低緯度地區也變冷,森林範圍縮小,部分被毀滅,出現草原和荒漠。原住在森林中的古猿逃向赤道地區,住在森林邊緣和平原上,於是用四肢攀緣,林棲,主要吃果實的動物,逐漸進化為能夠兩足直立行走,雜食,狩獵的動物。能夠適應環境變化的就保存下來,繼續進化發展,不能適應的就滅絕了。第四紀更新世冰期來臨,冰期和間冰期的氣候冷—暖和幹—濕交替變化,植物覆蓋、冰川、河流以及海、陸發生相應的變遷,大大促進了人類的進化,得以適應變化巨大的生存環境。這時期,現代人的體質進化已經基本完成,而人類的行為,智力,文化和社會有顯著進化。到全新世,氣候變暖,由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進代,由
原始公社進化為階級社會,同時完成了人類的大遷徙,廣布世界,逐漸形成了現代的格局。
6.現代的猴和猿類與人類是親戚,有著***同的祖先,人是從古猿進化而來。但是自從他們在遠古時期分化以後,各自沿著不同的分支系統演化,適應壹定的生活條件,已經形成具有獨特的身體結構類型和習性。所以,現代的猴子和猿類不能再變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