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著名的奪嫡事件就是康熙時期的九龍奪嫡。這壹次的奪嫡可以說是非常精彩了。最後以四皇子胤禛獲勝而終結。那麽,為何九龍奪嫡如此激烈呢?
第壹,康熙皇帝太偏心。康熙皇帝雖然是壹位明君,但是他也是壹位父親。康熙皇帝的壹生其實也有他愛的人,那個人就是赫舍裏皇後。而赫舍裏皇後卻在生皇二子胤礽的時候去世了。康熙非常悲痛,立即下旨冊封皇二子胤礽為皇太子,並且由他親自撫養。但是,他的這種行為引起了大阿哥胤禔不滿。
古代冊立皇太子的時候壹般都是立嫡立長,如果是嫡長子那還好辦,冊立嫡長子為太子爭議不會很大。但是如果嫡子和長子是兩個人,這在冊立太子的時候就會不好選擇。所以,壹般情況下,如果嫡子和長子是兩個人的話,皇帝壹般都會選賢能的那個人。但是,康熙皇帝在壹開始的時候就因為偏心直接冊立了胤礽為太子。這讓大皇子胤禔非常不滿。所以,大皇子後來就對胤礽施了詛咒,康熙發現之後就幽禁了大皇子。後來,康熙在把胤礽廢黜掉之後居然又重新冊立他,這也讓壹眾皇子非常不高興。總之,康熙皇帝是真的很偏心,胤礽做出了他最不能忍受的事情但是還被原諒了,其他皇子不滿也很正常。所以,他們就除掉了皇太子。
第二,兒子太優秀了。康熙皇帝作為壹個明君,他的兒子們也被教導得非常好,所以,他們都想當皇上。其實當時雖然是九龍奪嫡,但是整體是分為三個陣營的。除了大皇子之外,還有太子、四皇子和八皇子這三個陣營。太子雖然窩囊,但是他有康熙皇帝護著,所以壹直為所欲為。只是後來自己把自己作死了。而四皇子和八皇子是真的很有才能。四皇子胤禛雖然壹直非常高冷,但是他其實是最有心機的。
太子還在的時候,他表面上和太子很好,其實很看不上太子,而且壹直利用太子。後來,他把太子扳倒之後,立刻得到了康熙的喜愛。就算是後來他被八皇子陷害要造反的時候,四皇子也還是重新獲得聖心。在這樣的逆境都能翻盤,心機是真的很深啊。
還有八皇子。八皇子也是非常有心機的,只不過他太過於急功近利,導致他不得康熙皇帝的喜愛。他壹直為自己造勢,讓百姓都愛戴他,所以他才有了八賢王的稱號。而且他還能和四皇子鬥那麽久,也是非常優秀的。
兒子太優秀了,就都想坐上那把椅子,當然會爭得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