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舊時婚俗有“做四句”的程序。所謂做四句,即吟四句詩,或說四句吉祥的韻語,需四句壹個押韻。其中主要角色是由壹位能說會道、且有急才的“倩娘婆”(俗稱伴娘)扮演。故“做四句”也稱伴娘歌、倩娘歌。
伴娘從新娘上轎前開始,以至送新娘出門,抵達男家以後,引導新娘下轎,跨火煙,拜天地,拜父母,拜尊親,夫婦相拜等禮儀,及進洞房,整理被褥等繁文縟節。在鬧洞房時,伴娘又要代新娘招架解圍,實際上,伴娘既是新娘的指導者,又是新娘的守護神。而且舉行某種形式時,伴娘都要唱四句以兆吉祥。但在許多場合,伴娘必須隨機應變,方能左右逢源。
在揭陽許多鄉村,自古以來就有鬧洞房“做四句”的風俗。鬧洞房時,就會成為壹場熱鬧的鬥詩會,很有風趣。因此,潮汕各地還流傳著許多鬧新房鬥四句的逸聞。著名民俗學家鐘敬文先生民國初曾在北京大學的歌謠周刊上,發表壹篇《潮州婚姻的俗詩》,文中錄有伴娘詩若幹首,他說:“(這些伴娘詩)雖然大部分的思想陳舊不堪,可是在民俗研究上,不但不嫌棄這個,而且可說是極需要”。
新娘出嫁前,在家要拜司命公。四句是:“壹拜司命公帝君,好娘配好君。好娘好君好二家,富貴福祿春;二拜司命公眾神,眾神坐落喜心胸,夜昏孫女來敬拜,博客家富貴添財丁,三拜祝神祈,床頭茶糖***甜丸,夜昏孫女來敬拜,二家富貴賺大錢。”
上轎前要食出嫁桌,四句是:“酒瓶放在桌中間,酒杯擺在桌四旁,姊妹壹齊來上桌,親像好花壹棚香;飯今添來白披披,不滿不半齊碗邊。兄弟壹齊來坐桌,親像好花開壹枝;四個碗仔擺桌中,十個碗腳繡花叢。兄弟姊妹來坐桌,好像好花滿棚香。”接著伴娘為兄弟姊妹分菜肴,四句是:“十個碗頭挾到透,兄弟壹齊好家巢。十個碗頭挾到透,五代相見遊禦街。”
上轎前要拜別爹娘,四句是:“大轎來到大府庭,拜謝爹娘養育恩,爹娘堂上靠兄嫂,女兒四月正回程(古例出嫁滿四月,才可回娘家,俗稱‘頭返厝’)”接著便是引新娘上轎了,要請族內有名望的長者,捧壹碗石榴花水潑上轎頂,口念:“花水潑上轎,姑娘阿奶樣。”這樣,新娘在娘家便完成了出嫁的儀式。
當花轎來到男方門口的時候,伴娘就唱:“新郎來到花轎旁,手接榕樹大燈籠。千裏有緣相匹配,早得貴子中狀元。”新郎來掀轎門時,伴娘唱:“轎簾繳起是篾青,君今要娘來管家,千田萬地郎來管,十六年後是大家。”
新娘出轎後,由伴娘相扶跨過門口的辟邪“火煙”,伴娘又念四句:“新娘舉步跨火煙,早得麟兒是男孫,夫唱婦隨同心腹,五代同堂孫抱孫。”
跨過火煙後進入廳堂,伴娘唱廳歌:“火煙跨別步再移,款款蓮步進廳邊。金玉滿堂福祿壽,來年定得狀元兒。”
進廳後新娘新郎同拜天地,伴娘唱:“夫妻雙雙拜天公,勤耕力做五谷豐,子孫滿堂添百福,世世代代好門風。”拜司命公,伴娘唱:“夫妻同拜司命君,早得貴子早抱孫,五代同堂人欽敬,合家團圓笑吧口文。”拜祖先,伴娘唱:“旗桿桿桿紅,旗桿桿頂吊燈籠。新娘新郎齊跪下,二人雙雙拜祖宗。”拜高堂,伴娘唱:“旗桿桿桿長,旗桿腳下鋪紅磚,新郎新娘齊跪下,二人雙雙拜高堂。”夫妻對拜,伴娘唱:“夫妻對拜嘮嗨,今日有緣結和諧,慶賀明年生貴子,勝如仙子下凡來。”
進入洞房後,伴娘唱:“阿娘玉步進房中,琴瑟和鳴早得男,夫榮妻貴同諧老,子子孫孫掌朝綱。”接榕時,伴娘唱:“新郎接榕到房邊,夫妻齊眉到百年,玉麟投胎生貴子,來日榮耀振門閭。”掛燈時,伴娘唱:“紗燈掛起耀光輝,夫妻相愛更相隨。生得五男***二女,兒孫讀書進春闈。”搶鏡時,伴娘唱:“搶得寶鏡照滿廳,照得新娘貌更佳,雙雙對對偕連理,早得兒孫赴帝京。”開箱時,伴娘唱:“開箱開囊新郎爹,錦繡衣裳實在佳,奇珍異寶盈箱囊,珠冠霞佩擺滿廳。”食合房丸時,伴娘唱:“夫妻雙雙坐床邊,慶賀同房食甜丸,男歡女合堪匹配,雙雙偕老到百年。”牽被時,伴娘唱:“牽起被角福如綿,恭賀新郎得嬋娟,鳳凰匹配同相守,桂子蘭孫滿堂前;繡衾來蓋娘***君,琴瑟和鳴得男孫。舉案齊眉諧白發,壽比彭祖八百春;頭個被角繡牡丹,夫妻相惜心相和,五男二女人欽敬,女做夫人男做官。二個被角繡芝蘭,夫妻相敬心相同,五男二女人欽敬,女做夫人男狀元。三個被角繡鴛鴦,娘惜君來君惜娘,夫唱婦隨同床枕,早生貴子奪頭標。四個被角繡蜜蜂,夫惜妻來妻惜翁,夫妻雙雙同床枕,早得貴子掌朝綱。”
新婚之夜,主人在洞房中擺放壹張春椅,椅上擺著甜茶、花生和糖果,四周圍著坐凳,由新郎擎著燈籠,到閑間請鄉親來看新娘。鄉親們坐下,伴娘從簾內牽出新娘,邊“做四句”,邊引導新娘向鄉親行禮。如伴娘唱:“新娘移步出房邊,叔伯嬸姆結新誼,夫榮妻貴同偕老,五代相見滿堂紅;燈燭光輝照滿堂,兄弟姊妹賀新婚,鸞鳳和鳴同偕老,五代同堂公抱孫;新娘移步出房中,叔伯嬸姆賀新人,新人向前行壹禮,祝眾位福安康。”然後領回簾內。鄉親們若要新娘再出現,必須“做四句”,請伴娘牽出新娘來。伴娘姨壹人鬥眾人,只要有人“做四句”,她就要回答四句,互不認輸。如伴娘姨鄙視鄉村人無文化:“杜猴細細鬧洞房,田螺趕人來跳筒,麻雀飛來喳喳叫,田鷓飛來蠟腳筒。”鄉親不服回答:“杜猴細細會鉆空,田螺含水耐過冬,麻雀飛來食好物,田鷓飛來四狀元。”有時,鬥到天亮還不見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