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第壹天
在開幕式上,由宜賓市翠屏區教師培訓與教育研究中心原總書記、主任唐元毅先生主持,深圳市師資匯通教師培訓機構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小平先生開幕致辭!
接下來,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研究中心主任魚霞,做了《未來教師隊伍建設的新命題、新理念、新思路》的主題報告。
報告中,魚霞主任認為,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享五大理念建設未來教師,打造壹個師德高尚、素質優良、充滿活力、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
深圳大學師範學院張兆芹教授,做了《教師專業發展評價體系重構及其教師學習與培育策略研究》的主題報告,張教授從四個方面,系統地講解了教師評價體系。
下午,浙江省教育行政幹部培訓中心李更生教授帶領我們從供給側思維看教師培訓範式的轉型,基於“需求決定生存,供給決定品質”這壹原理,他提出“好教師不是培訓出來的,但好教師必然是離不開培訓的”,其中,導師、學員、環境、技術等等都是影響教師培訓質量的核心要素。
江蘇省南通市中小學名師培養導師團郭誌明團長都強調高品質名師工作室的成建對教師培訓的重要作用,借助名師工作室這壹載體來傳遞教育智慧,促進教師成長。
郭團長的講座《名師工作室的高品質發展、品牌建設》中明確提出高品質名師工作室對教師發展的重要性。“農業時代靠工具,工業時代靠機器,信息時代則靠品牌”,教學主張品牌、室本課程建設品牌、教育教學成果品牌等是壹條品牌路徑為名師工作室的品牌建設提供了多樣可能。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後壹場,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政濤圍繞《人工智能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這壹課題進行講解,人工智能對學校教育最大的挑戰不是職業的被替代,也不是能力的被超越,而是人本身的進化與改變。對此,教師應具備四大本領——德商、愛商、數商和信商。教師需遠離技術的冰冷,分析數據,轉化信息,迎接變革。
二、第二天
15日,活動根據不同主題開設專題講座,設置三個分論壇:教師調研方式變革與名師成果轉化論壇、教師教育與培訓創新實踐論壇和區域名師工作室管理與工作室優秀成果交流論壇。
上午的論壇壹
南京秦淮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丁玉祥主任做了《互聯網+背景下技術支持的區域名師網絡研修模式和研訓方式轉型》給我們提出了新環境下研修的路徑。
湖南湘潭市雨湖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主任周水清介紹了區域教師工作坊的建設。
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區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玉平主任給我們做了研訓新範式——課程館的介紹。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劉力在點評的時候談到,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名師工作室的建設也要轉型,要從分學科的名師工作室轉變為聚焦問題解決的工作室,真正實現問題驅動的目的。例如翻轉課堂、STEM課程、互動教學工作室……為區域工作室的建設拓寬了思路。
下午,我聆聽了由滬江首席教育官吳虹校長主持的論壇二,圍繞“互聯網+名師網絡研修與發展的路徑探索”展開,雷斌、梁勇、時朝莉、竇繼紅等四位名師從不同側面做了分享,讓我們大開眼界。
這次論壇緊緊圍繞教學課堂的轉型、教師研修的轉型和課程的開發等集中研討。對我們在人工智能時代如何成為壹個優秀教師提出了具體要求,指出了明確方向,也啟發我們重新定位教育、思考教育。
三、第三天
16日的安排是外出研學,很榮幸可以去到全國知名的互聯網企業——騰訊參觀。
我們40人壹行參觀了騰訊的工作運動環境,感受了騰訊的企業文化,聆聽了騰訊學院的主題報告,智慧校園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其中,培訓師的壹句話讓我印象最深:科技,讓教育更有想象力。
我們身處在這樣壹個信息技術不斷革新的時代,作為教師,也要不斷開拓思維,運用信息技術,讓教育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