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運營推廣方案之積分墻優化策略
iOS目前的推廣流量方式比較少,要不積分墻要不就是投ASA,但是ASA的成本可能很多創業型公司不壹定會有,因此ASO是性價比最高的帶量方式,而積分墻是目前ASO最主要的玩法很多做積分墻的可能不太了解,接到做積分墻推廣任務後,找公司壹番詢價,下意識就選了價格最低的服務商合作了事。但是劣質小墻毀產品,不僅是新產品,某老產品到處找小墻放量,結果導致很多詞掉榜,最後只能覆蓋壹些垃圾詞。當然,除了積分墻渠道,還有很多積分墻知識需要了解,比如積分墻如何選擇關鍵詞,如何進行優化,影響積分墻的因素,如何判斷積分墻渠道的好壞等等。如何篩選積分墻:頭部的積分墻也不能選,因為預算沒有這麽多,頭部的價格太貴,如果前期不了解積分墻的,可以找壹些可以測試的墻(壹般可以有1、2個詞幾百量的測試),同時可以看壹下詞排名的變化,選壹個性價比和效果較好的,然後合作都找壹些次月付款的,預付的都比較坑,後續退款都特別麻煩積分墻平臺上不同的任務有不同的目的,比如下載,主要目的是沖榜;搜索下載主要是提升關鍵詞排名,而五星好評對產品的綜合權重有較好影響。其中最主要的是實現以下兩點:1、ASO搜索優化App通過被真人搜索關鍵詞找到並且下載,可以提升他們通過關鍵詞搜索結果的排名。當App需要優化某個關鍵詞時,比如頭條想要提升用戶搜索關鍵詞“新聞”的排名,就可以通過積分墻來實現。2、榜單優化App被下載次數增多之後會在榜單內排名上升。積分墻優化主要是影響關鍵詞搜索下載量和App整體下載量,而這也是影響AppStore關鍵搜索排名非常關鍵的。所以,在打量之前,優先考慮做好基礎ASO優化設置,把目標關鍵詞匹配到App標題、關鍵詞及評論中,盡可能設置在權重較高的應用標題中。如果實在是不能優化下載、評論,權重還是比較低,那麽壹開始優化就先把關鍵詞優化至頭部產品的排名下面,不壹定要到top1,不然落榜的幾率很大二、積分墻關鍵詞選擇積分墻關鍵詞壹般分行業通用詞和競品詞兩大類:1)行業通用詞以金融貸款類為例,有借錢、貸款、借貸、借款、手機借錢這類詞,特點是熱度較高,競爭性也高。我們最好能篩選出壹部分6000以內、競爭性比較適中的詞來優化,比如手機借錢或長尾詞,不僅能快速優化效果,而且能吸取壹部分自然下載量,提升產品權重。2)競品詞以新聞為例,趣頭條的競品詞有騰訊新聞、搜狐新聞、天天快報等產品,我們可以通過ASO第三方工具查看榜單前500名的產品匯總起來。然後選擇分類榜200名左右的指數不高的產品品牌詞優化,選擇免費總榜老牌產品詞加行業通用詞後綴進行長尾詞優化。此外,優化的前期建議選擇行業詞來打量,或者行業通用詞和競品詞組合來打,競品詞也可以加上後綴,效果比較明顯。至於選詞數量則看詞的熱度和預算。比如App關鍵詞覆蓋量只有1000個,預算較少,可以選擇5-10個詞。壹些大廠App覆蓋量七八千以上,預算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多個關鍵詞,比如10-20個左右。而像理財這樣的詞,熱度較高(9635),需要更多的量,也許專註打這個詞就足夠了,碰上壹些低熱度的詞,可以多選擇壹些。三、積分墻關鍵詞優化壹般來講,有溫柔打法和暴力打法,溫柔打,通常少量,天天打,維持量級穩定;暴力打法壹天給足量,壹兩天沖上去,再維持。有人說,現在蘋果監管越來越嚴,不推薦暴力打法,采用溫柔型漸進式打法,力度適中,讓產品權重逐漸提高,以覆蓋更多的詞,影響更多詞的排名,形成良好循環,中後期可以逐步減量,再往後可以鎖定壹個量級進行維榜。這樣的方式倒是比較安全。實際上關鍵詞的優化,也要分詞、分產品。有些詞是蘋果比較敏感的,像“傳奇”,可以溫柔的做,而有些行業詞,如壹些大詞“旅遊”、“出行”,不上大量到不了前三(不打個8000-10000的量很難上去)。因為排在妳前面的幾個產品也都在打量。所以,溫柔或者暴力打法並不適應於所有產品,所有的詞,得區別對待。先說產品。比如妳的產品品牌足夠大,用戶體驗足夠好,各項因素、權重都很好,想搶的詞又是熱詞,猛壹點兒在安全上也沒有影響。因為妳考慮的核心問題不是安全問題,而是怎麽用最低成本拿到最佳效果。如果溫柔的做10天,效果出不來,成本也許更高。還不如猛上量,先上再守。但是本身風險很大的產品,要考慮的是不讓產品出風險,不下架、不清榜。壹旦被下架,可能再提交10個包都過不了,還得買全新賬號,加上後續時間成本,還不如溫柔的優化。再說詞。壹些小眾長尾詞並不熱,本身競爭不激烈,每天帶的自然量也就幾個,可能對這些詞來說每天打幾百量就算過猛,會有風險。對於壹般流量詞,只要能估對量級,選擇優質的流量,在合適的時間打量,基本都能上去。另外,結合包的權重來看。以前,包的權重好,加上壹個量級,基本可以壹步到位,但是現在蘋果算法調整了,如果某詞已經有穩定在榜前三的產品(產品有很高的權重),而妳是壹個新產品,想壹次性沖上去是很困難的。需要先打到3-10的位置,波動幾天,持續優化之後進入前三,最後通過量級優化有可能進第壹或第二。最後,結合營收來看。不同的詞帶的量其收益情況是不壹樣的。有的詞熱度高,如“貸款”、“理財”,壹天打量兩三萬,真實帶量兩三百(帶來的收益可能是20萬)。就值得用幾萬量的成本去維護。“俄羅斯方塊”壹天能帶1000量(也許只能掙1000塊),就只適合用幾千個量去搶,基本都是要看實際的產品數據去做調整~大家有不同的積分墻優化方式歡迎討論,嘗試過有效的方式也可以分享和大家壹起借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