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社區活動總結

社區活動總結

社區活動總結1法官進村進社區活動是政法幹警踐行“忠誠、為民、公正、廉潔”核心價值觀和“為民辦實事、解難事”的具體行動,也是廣大法官幹警服務群眾、轉變作風、樹立形象的重要途徑。活動開展以來,我院加強與基層的聯系,積極發揮法院作用,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法律效果。

活動主要內容包括:以法官直接掛在鄉鎮的方式,開展面向鄉鎮的法律服務活動;采取法官訪村辦案的方式,向群眾進行法制宣傳;采取法官進村(社區)、進企業、進學校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法律咨詢,幫助群眾解決工作、生產、生活中與法律相關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拓寬民意溝通渠道,收集群眾意見建議。

通過“法官駐村進社區”活動,統壹建立社區法官制度,積極化解社會矛盾和創新社會管理,推進農村和社區居民自治和民主管理,著力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源頭性和基礎性問題。創新司法為民服務方式、拓展服務領域、加強基礎工作取得實效,努力維護農村和社會穩定,建設和諧法治縣。

第壹,法官要掛在鄉鎮、社區,提供法律服務。

婁煩是典型的農業縣,轄3鎮5鄉142個行政村,總人口13萬,其中農業人口9萬。農村與民間的矛盾糾紛日益突出,客觀上不同程度地幹擾了全縣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的健康發展。我院在積極推進“法官進村進社區”活動的過程中,自上而下推進法官進村進社區,采取“領導覆蓋鄉鎮,法官進村(社區)”的形式,直接掛鄉鎮,劃分片區,在鄉鎮、村、鄉鎮領導、村幹部之間建立長期固定的互動聯系,建立法官聯系卡發放給村民,以便隨時與法官取得聯系。法官還能及時準確地掌握和化解村民之間的糾紛和矛盾,把農村的矛盾化解在發生之前、萌芽狀態。全院駐村民警28人,主動深入村寨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疾苦,走訪200余戶,走訪接待群眾400余人,發放法制宣傳資料1000余份,排查治安隱患和問題9起,化解矛盾糾紛8起,征求意見建議30余條,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果。

二、法官巡回辦案,開展法制宣傳。

婁煩縣地處山區,農村人口較多。很多訴訟當事人為了訴訟都要往返山路,非常不方便。對此,婁煩法院走出法庭,下鄉開庭,就地辦案,把固定的審判平臺變成了流動的人民法庭,從審理到送達。法官在調解矛盾糾紛,老百姓在感受司法的好處。這在客觀上拉近了人民法院與群眾的距離,既便於及時調解糾紛和矛盾,也減輕了群眾的申訴負擔。* * *今年下鄉開庭40多次,尤其是夏天。民事法庭的同誌有時會開庭。

炎炎夏日,有時下著大雨,我幾次深入人家,就地解決矛盾,也讓鄰居從身邊的案例中接受法治教育。巡回辦案既是法院審判職能的延伸,也是法制宣傳的最前沿,因為在農村辦案,凡是需要開庭審理的案件,都是要和當地村幹部取得聯系,告訴他們開庭的案由、時間、地點,請他們幫忙組織群眾旁聽,以增強庭審的宣傳教育效果。而且活生生的案例往往比生硬的法律條文更有教育意義。

三、法官“三化”,開展法律咨詢

為服務和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維護穩定、和諧、法治的發展環境,樹立“人人都是軟環境,事事都是軟環境”的理念,駐村民警采取家訪、實地宣傳、送法到校等多種措施,大力宣傳法律政策、法律服務、法律保障的作用,確保人人知曉,實現全覆蓋,實現無縫對接。走進企業,開展調查研究,了解法律問題和司法需求,幫助研究解決對策;進社區,宣傳法律知識,開展便民服務,化解矛盾糾紛;進學校,結合具體案例講解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律規定,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發生,選派優秀法官到中小學擔任法制副校長或法律輔導員;進村入戶,深入每壹個鄉鎮、每壹個行政村了解民生、化解矛盾、促進和諧。駐馬家莊村民警開展“送法律進校園——大手牽小手帶回家”活動,邀請律師為全校師生上法律課,向孩子們發放《農村常見法律問題》和法律便民宣傳頁等資料1000余份,受到群眾好評。

第四,拓寬民意渠道,收集群眾意見。

婁煩法院將“解難、為民辦實事”與法官駐村、社區相結合。壹是設立服務熱線,24小時有人值班,並設立登記簿,隨時收集民意,反映民聲。二是駐場法官走訪收集民情民意。召開不同層次的座談會,了解整體情況;挨家挨戶走訪群眾,充分了解民情民意;重點走訪低保戶、困難戶和老黨員,深入了解群眾的疾苦;發放調查問卷,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走訪中要切實做到三個“必須”:壹定要到達群眾家中,傾聽群眾心聲,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三是切實解決實際問題。不管是哪種社情民意的表達渠道,都要註重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只有解決了實際問題,群眾才能通過這壹渠道表達訴求,促進民意表達渠道的有效運行。

社團活動工作總結2在假期裏,我參加了很多社團活動。我很喜歡參加,因為參加社團活動會讓我學到很多知識,讓我們了解外面世界的新鮮事物。

我們參加過很多活動,在社區看電影,發傳單,學剪紙,做小巡警,慰問老人。這些活動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看望老人的事件。

那天,我們很多同學壹大早就知道了小區的事。老師說:“今天,我帶妳去拜訪壹位老人,他曾經當過兵,打過仗。我們給他安排了壹些節目。”我們學生是多才多藝的。有些人會吹笛子,有些人會拉小提琴,有些人會唱歌,有些人會跳舞。老師還精心準備了壹首歌讓我們合唱。這首歌的名字叫《我們劃槳吧》。我們反復練習,終於習慣了。大家都高高興興的去了。

當我們到達那裏時,只有爺爺和奶奶在家。我們為他們表演了精彩的節目。他們都非常高興。他們還對老師說謝謝,感謝黨記住了他們。他們非常感動。我們還和爺爺壹起拍照。我覺得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了黨對退役老兵的關心,社區老師對退役老兵的關心,社區老師對社區人民的關心。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另壹個活動也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剪紙。老師告訴我們,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很早的時候就有剪紙作品了。過去,剪紙技術家喻戶曉。在中國新年期間,他們制作剪紙並貼在窗戶上。多漂亮啊!我在社團學了剪紙,還剪了壹只兔子和壹只蝴蝶。回家給我媽看,我媽誇我心靈手巧!

我真的很喜歡參加社團活動,因為我可以學到知識,了解世界上各種新奇的事物。我覺得天竺社區是我校外的學校,給了我文化和知識。

社區活動總結。假期的社團活動讓我體會到了工作的辛苦和快樂。周五,我和同學去巴山社區參加社區大掃除活動。譚大爺讓我們在周邊村子裏刮小廣告。我們痛快地答應了,心想,小廣告有什麽好不容易弄來的,撕了就好了!於是我很放心的拿著負責人給我的鏟子和水桶走了。誰知道事實和想象有差距,而且差距還不小。

我先找了個貼在地上的小廣告,確實不好拿。我用鏟子刮了半天沒多大結果。我想放棄,做點別的,但是我不屈不撓的性格讓我覺得沒有什麽能打敗我。然後,我苦苦思索,想了想。突然想起壹個下雨天走在路上的壹個場景。地上被水沖洗過的小廣告很容易脫落。

看到自己想到的方法有了效果,我們很激動,更有信心去工作了!

呃…經過壹番努力,我清理過的地方看起來真的幹凈整潔了。

我想,通過自己的勞動,用自己的雙手和大腦解決問題,收獲最大,學習也是!

第二天和第三天,我們參加了社區活動,尊敬和關愛老人。來到老年公寓,我們三個人說明了來意,分頭行動。首先是擦玻璃,從所有的門到所有的窗,從裏到外,室內室外全部擦玻璃。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們盡力了,我們很少在家做這些工作。爺爺奶奶贊不絕口。接下來,我們還徹底打掃了室內外衛生。洗了臟窗簾。這是未來兩天的主要活動。我覺得很累,但是我覺得很飽。

寒假社會實踐結束了,但是社會實踐帶來的巨大影響還遠沒有結束。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壹方面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壹方面,我們為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在實踐中也表現出壹些問題,如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成熟、書本知識與實踐結合不夠等。回到學校,我們會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不斷深入實踐檢驗知識,鍛煉能力,為以後更好的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社區活動總結。以努力工作為榮,為人民服務。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應該積極參加勞動。

張瑞敏曾說:“做好壹件簡單的事不簡單,做好壹件平凡的事不平凡。”勞動改造。通過這次社區服務工作,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想應該是我們在工作中學會了很多平時不懂的東西。慢慢成長,改變自己。在工作中,我知道了很多自己的不足。

平時在家的時候,父母視我們如珍寶。這次我們自己練了,也很努力的去做了。我們幹了將近半天的活,包括拖地、掃地和擦窗戶。終於,當這壹切都完成後,我們松了壹口氣,嘴角露出了壹絲微笑。剛開始有點累,但是很開心,很有成就感。就像壹群人坐在壹起吃妳做的菜,心裏會很開心。

我深深的感覺到,壹切都沒有那麽容易。只有不斷克服困難才能成功,做事要認認真真踏實。不認真做,就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工作也是如此:“壹分耕耘,壹分收獲。”

妳要親身經歷了才知道。付出多少,回報多少。只有認真去做,才能有所收獲。如果妳努力學習,妳會取得好成績;如果妳努力,妳會得到結果。通過自己的努力,不管結果如何,過程壹定會讓妳受益。這種勞動並不十分困難。考慮到我們的父母每天都要工作,掙錢供我們學習,只要我們坐在教室裏,沒有負擔,就沒有理由不努力學習。

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想想我們的父母小時候連飯都吃不飽,更別說學習了。比起我們的父母,我們幸福多了。可能賺錢就是這麽難,甚至比這個還難。想到父母,我真的很愧疚。所以我在心裏暗暗下定決心,以後壹定要讓父母過上幸福的生活。讓我父母為我驕傲。

從這份工作中,我也明白了我們應該尊重和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這種工作對我的身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覺得以後不管從事什麽工作,壹定要認真負責,把它當師傅。這樣獲得的經驗和價值,值得學習和珍惜壹輩子。

社區活動總結5寒假期間,社區號召我們去敬老院慰問老人。壹接到消息,我馬上愉快地接受了任務。因為我覺得孝敬老人是每個孩子的責任,更何況那些養老院的老人,平時肯定是少了關愛。如果能給他們帶來歡笑和快樂,那將是壹件多麽美好的事情啊!

我們帶著滿滿的祝福來到養老院。我們可能知道有些孩子來看過他們。壹走進養老院的大門,突然看到了我們熱切期盼的親切笑臉。於是,大家立刻行動起來,輪流為老人們表演我們精心準備的節目。

節目開始了,養老院也很熱鬧。大家載歌載舞,老人們掌聲不斷,整個養老院沈浸在笑聲中。演出結束後,我們把帶來的小禮物分發給老人們。老人們更是樂呵樂呵,不停地誇我們是懂事乖巧的孩子。看到老人們欣慰、滿足的布滿皺紋的臉,我是多麽開心啊!

時間過得很快,壹個小時的慰問活動結束了。我們和老人們合影留念,然後道別。有的老奶奶拉著我們的手很久,我們答應老人們我們會再來看他們的!我相信每個人和那些老人都不會忘記這壹天。

這次慰問活動讓我深受感動。每個老人都需要子女的照顧。即使是工作很忙的人,也不能忘記給父母送去關懷。而那些已經在養老院的老人,因為壹些原因,他們不能待在自己家裏,所以人們需要更多的關愛。讓我們都行動起來,盡我們最大的努力為社會多做貢獻,讓每個人都成為名副其實的少先隊員!

社團活動總結6為深入貫徹誌願服務精神,紮實推進誌願服務質量,我們在誌願者日期間廣泛開展誌願服務活動。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者價值理念,培育關愛他人的社會文化氛圍,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工程建設,為創建文明縣城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壹是精心組織,突出主題

結合《城市社區誌願者活動方案》要求和工作實際,制定了《2012年縣域社區誌願服務方案》,將誌願服務活動作為創建文明城市的有效載體開展並實施。社區誌願者協會的活動重點是關愛貧困人口、留守兒童、困難群眾和空巢老人。活動主題明確具體,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強,貼近群眾、貼近生活。

二,突出內涵,豐富活動

活動中,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貫穿活動始終。通過送溫暖,群眾感受到了社區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懷,更加堅定了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通過人文關懷,讓人們享受發展的成果,營造和諧的人際氛圍。同時,在此次活動中,社區誌願者、居民和中小學生開展學習他人感人事跡的學習活動,營造學習和尊重道德模範的良好社會氛圍。

誌願者們深入貧困戶、殘疾人、貧困留守兒童家中,送去書籍、慰問品和家人的關愛與溫暖,幫助打掃衛生。

第三,廣泛動員和社會參與

以群眾為活動主角,順應人民生活新特點新期待,設計了居民願意參與、方便參與的活動,增強了活動的群眾性、廣泛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各類活動既盡力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和實際需求,又註重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積極倡導文明、和諧、互助、友愛的理念,倡導體現人文關懷的文明新風。

第四,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

通過加大誌願服務活動的宣傳力度,不斷吸引更多的社區居民參與誌願活動。同時,社區誌願者協會發布了專項活動信息,並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記錄下來。通過廣泛的宣傳報道,不斷弘揚關愛他人的社會氛圍和社區誌願服務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