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重慶姐弟墜亡案:生活中怎麽預防這種反社會人格

重慶姐弟墜亡案:生活中怎麽預防這種反社會人格

前段時間出現了壹個重慶姐弟墜亡案的熱搜,當時沒太註意也沒點進去細看,昨天無意中刷到倆姐弟的母親接受采訪的視頻,了解到了壹些更多的細節。

對於其被告人張波,也就是墜亡的這倆孩子的生父,竟然將自己的親生小孩從15樓扔下的這種滅絕人性的行為,簡直讓我感到難以置信。

張波在前妻生下二胎還在哺乳期的時候和壹個富家女葉誠塵在壹起了,後來為了富家女和原配離婚了,兩個孩子判給了前妻撫養。

原本這也就是個薄情寡義的丈夫外遇出軌的故事,沒想到事情遠遠沒有結束。

這個富家女接受不了張波有倆孩子的事實,壹直在慫恿張波殺死兩個小孩。

2020年11月2日,張波借故把倆孩子從前妻那騙到自己家中,在葉誠塵的視頻割腕威脅下殘忍將倆孩子從15樓的飄窗處扔下,制造出倆孩子意外墜樓身亡的假象。

但是最終沒有逃過孩子母親和警察的眼睛。

2021年12月28日,重慶姐弟墜亡案壹審宣判,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張波、葉誠塵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俗話說虎毒還不食子呢,為什麽壹個父親能對自己的親生兒女做出這樣殘忍的行為呢?

視頻裏姐弟墜亡案生母說到了壹些細節,似乎看出了壹些端倪:

1、孩子媽媽說到自己起初是被張的甜言蜜語和猛烈追求打動了。

但是這個張波可以說是壹無所有,可能長的還不錯吧,又擅長花言巧語,所以在兩人外在條件相差很大的情況下,孩子媽媽依然選擇了和他結婚。

結婚的時候是零彩禮零付出,孩子媽媽說自己不是特別現實的女孩,但是張波家裏人的壹些行為讓她常常感到匪夷所思。

辦完喜酒付款的時候差了幾萬,孩子媽媽自己貼的,這個她覺得可以理解。

讓她不能理解的是,男方家裏人來找她要送禮的簽字薄。

拍婚紗的費用也是張波背著她找自己姐姐借的,後來張波的姐姐來找她還這個費用,她還了,但是沒想到後來張波的媽又來找她要煙酒的錢。

這是壹個什麽樣的家庭環境可以說是壹目了然。

這個男的是非常有心機的,看上前妻的家庭條件,想要空手套白狼。

反正自己壹窮二白,能騙到壹個就是賺到,但是他的前妻對他心裏真正的想法顯然是壹無所知的。

就是這種類型的人特別善於偽裝,如果不會出現壹個更有錢的,他可以壹直偽裝下去。

2、孩子媽媽說,張波為了這個葉誠塵竟然狠心把自己的親生兒女從15樓扔下去,這得愛到了壹個什麽樣的程度了啊。

可能孩子媽媽對這個男人到現在還沒有了解的透徹。

這個男人根本不是因為多麽愛葉誠塵才做出這種殘忍的事,而是他太想靠這個女的飛黃騰達了。

今天他可以為了這個富家女不惜壹切代價,如果有壹天碰到壹個更有錢的,壹樣可以拋棄這個富家女。

他曾對前妻說,自己要的是大富大貴有錢人的生活。那麽現在出現了壹個可能是唯壹壹次可以讓自己跨越階層的機會,那就要不惜壹切代價得到。

為什麽婚前可以做到甜言蜜語猛烈追求,遇到富家女後立馬對前妻惡語相向,什麽惡毒的話都說出來了,因為是偽裝的啊。

想空手套白狼的時候所以甜言蜜語啊,現在遇到更好的機會了,前妻就變成包袱了,兩個孩子變成包袱了,當然要想盡壹切辦法耍掉這些包袱了。

自己奮鬥太辛苦了,從小窮怕了,找壹個有錢的女的,能壹下少奮鬥幾十年,這才是他真正的心理動機。

3、張波為什麽能在葉誠塵的割脈視頻威脅下把孩子從15樓扔下?

可以說葉誠塵這種人是屬於既蠢又壞的類型。

為什麽說她蠢,她以為張波是真的愛她,才願意為她做壹切她想做的事。讓他離婚他就離婚,讓他殺害自己的孩子就殺害自己的孩子。

其實張波就是想要達成跟她結婚以後再想方設法將她的財產據為己有的最終目標。

葉誠塵說必須殺掉他的兩個孩子以後再跟他結婚,還以自殺相威脅。

妳想想如果葉誠塵不願意跟他結婚了,或者真的自殺了,他就是竹籃打水壹場空,所以威脅對他就起了作用。

他沒有什麽深仇大恨壹定要殺死自己的孩子的,這就是為什麽他中間出現了猶豫的狀態。

然後葉誠塵讓他二選壹,所以他最終選擇為了達到成為有錢人的目標,殺死了自己的親身骨肉。

再說到葉誠塵壞的這個部分,這個女人可以說是自戀程度達到極致的壹個女人,可以推斷從小嬌生慣養、唯我獨尊並且壹直被驕縱著長大。

這會給她壹種錯覺,就是覺得自己就是女王,所以她不能忍受自己愛的男人竟然有兩個孩子,覺得他們就不應該出現在這個世上。

這種人就算沒有碰到這種極端的事件,也會因為自己的盲目自戀被生活中壹些別有用心的人狠狠地利用和教訓。

4、能做出這麽殘忍行為的人基本上都是反社會人格,這種人都是沒有什麽同理心的,他們是那種為了達成目的可以做到不擇手段的人。

這種人要怎麽預防呢?

我們在生活中識人、交友壹定要人品為先,看看對方言行是否壹致。

壹個人說得天花亂墜,可是實際做的事情卻常常讓人無語,這種人就壹定要警惕。

其實壹個人的善良和靠譜是看得見的,從點滴小事就可以感知得到,而我們很多人常常會因為壹個人的光環而無意間帶上了濾鏡。

這也是我們學習了解人性、提升認知的重要性。

先學習本質,再通過本質分析現象,就不會被現象所迷惑。

學會識人、用人,最大程度地減少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對自己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