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楊震信息

楊震信息

楊震(公元59年-公元124年),東漢華陰(今陜西華陰)人。他出身官宦之家,八祖楊和曾祖父楊昌都曾封侯拜項。他的父親包楊精通《歐陽尚書》,是壹位大師。

楊震精通經典,博覽群書,被譽為“關西孔子”。他不在乎名利。年輕時在戶縣(今河南省靈寶市城區豫靈鎮楊村)和潼關居住多年。他去東萊當知府,途經昌邑(今山東巨野東南)時,他推薦的前靖州冒菜王米,時任昌邑知府。為了感謝楊真之前的推薦,他趁著夜深人靜,帶著10元寶黃金去拜訪楊真。楊真對王米的舉動非常生氣,堅決拒絕了。王米環顧四周,說:“沒有人會知道黑人在晚上是安靜的。”楊真大義凜然地說:“天知地知,妳知我知。怎麽能說沒人知道呢?”然後他生氣地把金子扔在地上。

楊震不僅過著清正廉明的生活,還試圖澄清當時官場上的行賄陋習。永寧二年(公元120年),升為司徒。司徒作為公職人員,地位顯赫。那時候,韓安迪的奶媽王聲因為有餵養安迪的權力,就放肆地依賴安迪的恩寵。她的女兒伯勞鳥“出宮奸淫”,影響極壞。楊震仗義執言,不避諱權貴,疏而不漏地批評。他提出“政以德為上,理以除穢為上”,要求安帝“絕不愛惜他人隱私,割除不堪之心,註意壹切機會,切忌拜爵、減省、祭節”,意思是要求安帝斷絕對少年之美的依戀,關註國事,慎拜爵。安迪不僅不聽勸告,反而把楊真的建議交給了王聲等人,王聲壹夥大為光火。

楊真對官員忠誠老實,生活節儉。他做官10多年了。他沒有給自己立產業,也沒有建豪華別墅。他經常吃蔬菜,沒有華麗的衣服,也不步行坐馬車。有人勸楊震考慮子孫後代,創業發財。楊真堅決拒絕,大方地說:“讓後人做無罪官的後代。在我看來,不要厚?”所以他的兒子們雖然做官,但都過著清正廉潔的生活。

2.黑龍江大學

楊震,1952 11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現任黑龍江大學黨委書記。

兼任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商法學研究會理事、黑龍江省法學會副會長、黑龍江省博士研究會副會長、黑龍江省科技經濟咨詢委員會委員、哈爾濱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1980年2月,黑龍江大學哲學系畢業,留校任教。先後到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學習法學。返校後主要從事民商法的教學和研究。1992年9月晉升副教授,1996年6月晉升教授。曾任黑龍江大學法律系黨總支副書記、書記,1996年3月黑龍江大學黨委副書記,1998年5月黑龍江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2003年2月黑龍江大學黨委書記。

在20多年的民商法教學和研究中,撰寫《公司法新論》、《票據法精要》、《民法概論》、《繼承法新論》、《法律價值哲學導論》等著作10余部,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我國公司治理結構體系的完善》。經過2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術風格。

3.楊震,漢族,1974年5月出生,河南淮陽人,出生於黨員。中醫學士學位。新疆烏蘇市哈圖布呼鎮醫院團支部書記,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委員,中醫博士。擅長麻醉和各種疑難雜癥。發表論文:①“雷火神針刺治療胃痛100例臨床觀察”發表在《中原醫學雜誌》第26卷第10期,第58頁。③《雷霆針法治療2型糖尿病50例臨床觀察》發表在《新疆中醫藥》第4期(1999)。③“雷火神針法治療胃痛100例臨床觀察”被第二屆全國名方名藥臨床應用研討會評為優秀論文。④“維南酮治療水皰瘡200例療效觀察”被第三屆全國農村醫學學術經驗交流會評為優秀論文。個人體驗項目:雷火神針法的臨床應用。

4.楊震:1975年2月出生,華中科技大學工學碩士,中國建築協會信息化專家委員,河南省科技廳評審專家,現為上海文健軟件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建築行業ERP”主持人,城市數字化工程國家示範工程,省科技進步獎獲得者。90年代畢業於鄭州大學計算機系,歷任河南長城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長城信息)項目經理、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上海文健軟件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並承擔和參與了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先後主持中鐵二十五局、北京中鋁、中國長城鋁業、山西鋁廠建設公司、河南信息產業廳、建設廳、勞動廳等多個信息化項目的咨詢開發工作。近年來在國家級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10余篇,包括《從長春鋁業建設公司實施ERP看建築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國建築信息化發展論壇論文集)、《ERP構建企業數字神經系統》(建築科技期刊)。我在咨詢和開發工作中,感受到了不同企業管理文化的差異和差別,不斷思考如何通過實踐實現不同企業管理文化的融合和休息。

5.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農工黨江蘇省委常委。

男,漢族,1961出生,江蘇武進人。畢業於南京郵電大學,本科學歷1983,碩士學歷1988,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學歷1999。1992—1993赴聯邦德國不來梅大學,2003年赴美國馬裏蘭大學深造。2000年4月任南京郵電大學信息工程系副主任,2001任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2006年6月任南京郵電大學校長。

現任國家電子教育學會常務理事,電子教育學會高教分會副會長,《中國郵電大學學報》(英文版)編委副主任,《中興通訊技術》編委,江蘇省第四屆自然科學基金信息學科組成員, 江蘇省軟件人才培養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市鼓樓區人大常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顧問,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中國電子通信學會高級會員。

長期從事信號與信號處理及通信理論與技術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863”、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院級及合作科研項目1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1996年獲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稱號,2001年獲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1998年和2001年分別入選江蘇省“333工程”和江蘇省普通高校“藍色工程”新世紀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曾獲江蘇省高校教學成果獎三項,教育部多媒體網絡課件1獎,南京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兩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