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記梁任公先生的壹次演講》讀後感言

《記梁任公先生的壹次演講》讀後感言

《記梁任公先生的壹次演講》是人教版高壹課本所選的壹篇文章,其作者是梁實秋先生。梁先生本是我喜歡的散文大家之壹,其作品之意蘊,令人久久難以忘懷。

梁先生此篇文章,寫的是明國時期的大學者梁啟超先生。通過先生的文筆,刻畫出了壹代偉大學者的形象。

今日讀罷此篇文章,我的情緒久久難以平靜,以至於延續了整整壹個上午。感動我的,是梁實秋先生的文筆,然而更多的,卻是梁啟超先生的偉大人格。

先前季羨林先生在聽完陳寅恪先生的壹次講座後,便終生以他為師,我雖然沒有親眼見到陳寅恪先生和梁啟超先生,但從本心而論,我也以他們為自己的先師。

清代畫家鄭板橋十分崇拜明代畫家徐渭,自刻壹印章,其文為:青藤門下走狗。齊白石老人也曾有言論,“恨不生前三百年,或為君磨墨理紙,君若不納,余於門之外餓而不去,亦快事也。”他們對徐渭推崇極致。如果我也有幸,我也願意做梁啟超先生門下之走狗,聆聽先生的教誨。

“‘啟超沒有什麽學問——’眼睛向上壹翻,輕輕點壹下頭,‘可是也有壹點學問嘍!’”這是壹個偉大學者才有的幽默。

“有時候,他背誦到酣暢處,忽然記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敲幾下之後,記憶力便又暢通,成本大套地背誦下去了。”這是壹個偉大學者才有的真率。

“先生的講演,到緊張處,便成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嘆息。聽他講到他最喜愛的《桃花扇》,講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壹段,他悲從中來,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淚,聽講的人不知有幾多也淚下沾襟了!又聽他講杜氏講到'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先生又真是於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了。”這是壹個偉大學者才有的性情。

大凡大學者,往往返歸真樸,憨態可掬。梁啟超先生真個是知識分子的楷模。

“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梁實秋先生在他的時代已經有如此感慨,更何況我們的時代,令人不免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