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近幾年那些國家發生了政變?

近幾年那些國家發生了政變?

只有泰國政變的經過自1932年推翻君主專制政體以來,王室、軍隊和政府形成了推動泰國歷史進程的三種力量,對於三者的關系,泰國樞密院主席曾表示,“軍隊是馬,政府是騎手,真正的主人是國王。”今年83歲的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擁有極高的民望,他也是世界上在位最久的國王。在許多泰國人的心中,普密蓬就是他們的庇護神。 農民是紅衫軍的主力,他們反對如今城市精英為主的政府,但對國王依然無比尊敬。泰王在位64年,泰國發生過20次政變,更換了17部憲法,總理也走馬燈般換了23個,但普密蓬的地位壹直穩如泰山。雖然作為泰國國王,他享有“顧問、鼓勵和警告的權力”,但是普密碰只是小心翼翼地發揮著對立法、憲法的建議作用。通常他也只有在總理對他進行私下拜見時,才行使這些權力。他很少幹預政治,但是每當泰國處於危機關頭,他都表現得果斷堅定。流亡多年的前總理他信,當初就企圖挑戰泰王的權威,這在泰國是不可原諒的行為,此外泰王堅信,泰國人民和領袖應該遵守佛教徒的生活規範,即人民的生活應該趨於簡單,而不是追求無度,炫耀財富,這也使得他和他信之間,在許多方面存在著分歧,在泰國王室和許多泰國人眼裏,他信主要的缺點正是他的性格。他信多次的言行顯示出對泰王和王室缺乏尊重,他表現出很大的獨立性,這是王室無法茍同的。按照西方民主的標準,軍隊國家化是判斷壹個國家是否為民主國家的指標之壹。而泰國軍隊壹直享受著額外的獨立性,法律也沒有能夠將其徹底國家化,軍人常常借助崇拜泰王強化自己幹政的合法性。他們對泰王的效忠高於對民選政府的效忠,軍隊與民選政府之間的矛盾,也使泰王成為有利位置的第三方。二戰結束後,泰國軍隊其實已經不是政府能夠調動的,而是色彩鮮明的“皇家軍”。同時也被認為是壹支能對國家進行有效治理的政治力量。在軍方與泰國王室密切的關系背後,兩者的合力,事實上真正控制著國家的性質與走向。政府也不得不隨時接受著他們的差遣,充其量只能算“第三等政治力量”。在泰國的政壇上,往往會有各種各樣的紛爭,而到這種紛爭僵持不下的時候,是由軍隊在國王的默許之下,因為國王在君主立憲制下,他是不能夠直接幹政的。那麽他就通過軍隊,來定紛止爭。而事實上,這些紛爭在壹開始的時候,背後何嘗沒有國王和軍隊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