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信用評估是從哪些方面進行的?

信用評估是從哪些方面進行的?

建築市場信用管理是指在房屋建築、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等建築活動中,對建築市場各方的信用信息進行識別、收集、披露、評價、使用、監督和管理的活動。其中,信用評價管理作為現代信用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逐漸成為地方監管部門規範市場主體信用行為的重要抓手。因此,分析建築市場信用評價管理的機制和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壹、機制解讀——建築市場信用評價管理

信用評價管理是指在房屋建築、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等建設活動中,以建築市場各類信用主體的信用信息為基礎,通過量化標準計算,綜合評價建築市場各主體的信用狀況,並將評價結果應用於行政許可、市場準入等場景領域的綜合信用管理活動。

(壹)信用評價對象

建築市場信用評價的管理對象包括企業和個人。企業信用主體包括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招標代理、造價咨詢、質量檢測等企業;人的信用主體包括建築師、勘察設計工程師、建築工程師、監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項目負責人、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等。

(二)主體信用信息

根據國家2021,1,1發布的《征信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征信”是指為金融經濟活動提供服務,用於判斷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的各類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人和企業的身份、地址、交通、通訊、債務、財產、支付、消費、生產經營、履行法定義務等信息,以及基於上述信息對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的分析評估信息。"

在各地建築市場信用管理規定中,各類信用主體的信用信息在信用表現維度下進壹步分為基本信息、優良信用信息和不良信用信息三類。

(3)綜合信用評價

各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通過制定信用評價量化標準規則,根據各類信用主體的信用信息,對信用評價進行分類。如《河南省建築市場信用管理實施辦法(暫行)》中將信用評價分為優秀、良好、合格、較差、較差五個等級。再比如《濟南市建築市場信用評價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將信用評價分為AAA、AA、A、B、C、d級。

㈣評價結果的應用

綜合信用評價將廣泛應用於行政許可、市場準入等場景領域。通過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強化信用管理機制,進壹步規範建築市場各類主體的信用行為,形成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投資、進度目標實現的保障。

1.值得信賴的激勵

綜合信用評價良好的信用主體,可在行政許可、資質認定、招投標、定期市場監管等方面享受“優先辦理”、“簡化程序”、“寬容受理”、“低頻檢查抽查”等優惠待遇。

2.不誠實的紀律處分

綜合信用評價差的信用主體,將在市場準入、行政許可、招投標、資質、項目開工等方面受到約束、限制和懲戒。納入黑名單管理的,禁止參與區域性招投標活動;高頻次的日常監管和動態抽查被列為執法檢查的重點對象;限制享受優惠政策和參加評比表彰。

二、信用評價管理的難點——信用信息數據的享有和使用

從建築市場信用評價管理的機制來看,信用主體信用信息的管理和使用無疑是最重要的,包括信用信息數據的有效采集、* * *的享有和使用、管理安全等,對整體信用評價管理服務影響很大。

傳統的信用信息管理在信用數據采集、* *訪問、數據管理安全等方面存在壹定的局限性。長期以來,信用主體的信用信息類別主要圍繞“金融信用信息”和“公共信用信息”展開,即:

1.信用主體在貸款、使用信用卡、賒銷等金融活動中形成的與信用有關的交易記錄;

2.信用主體的壹些基本信息數據,包括身份、職業、住所以及壹些行政處罰或法院強制執行信息。

2021年,國家發布《征信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進壹步擴大征信範圍,將征信管理範圍延伸至商事交易領域,包括對信用主體的信用分析和評價信息,以及企業生產經營和履行法律義務的信息。

隨著信用信息範圍的進壹步擴大,信用數據采集和使用的難度也相應增加。相關信用信息分散在財政、住建、人社、交通、統計、銀行、公安、法院等多個政府部門。部門間的“信息孤島”現象日益影響信用數據的高效交換,難以為信用評價管理提供高效的數據支持。

與此同時,涉及大量企業、項目和人員的信用信息管理,包括數據防篡改、防泄露、防丟失等數據安全管理,以及應對企業和人員的大量咨詢管理服務,成為開展信用評價管理服務的壹項艱巨任務。

三是信息系統平臺賦能信用評價管理服務

創新應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建立信息系統平臺,通過數字化轉型賦能政府管理,日益成為打破部門間“信息孤島”、提高數據交換和* * *、保障數據安全的有效舉措。

同時,通過引入第三方專業技術服務力量,可以有效降低政府部門各種建設和管理服務的成本,以市場化力量優化和完善建築市場信用評價管理服務。

(壹)打破“信息孤島”,提高交流* * *

信用管理信息系統平臺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手段。通過系統對接,實現與財政、住建、人社、交通、統計、銀行、公安、法院等政府部門的數據交換,獲取包括稅收、產值、勞動用工、金融信用、行政司法信息和“黑名單”等信用數據信息,為建築市場綜合信用評價提供數據。

(2)保障數據安全,授權監督管理。

信用評價管理服務涉及企業、項目、人員的大量信息數據,客觀上對數據安全管理技術要求很高。信用管理信息系統平臺通過應用CA證書、WAF防火墻、區塊鏈存款證書等數據安全技術,確保信用信息數據在傳輸、存儲和使用中的安全保密,實現信用數據的防篡改、防泄漏、防丟失,支持數據溯源,為市場監管提供安全技術支撐。

(三)降本增效,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客觀地說,開展信用評價管理涉及大量的資金成本、人力成本和管理精力投入,給政府管理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和壓力。第三方專業技術服務機構搭建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壹方面補充了政府部門在專業平臺建設和維護方面的技術和管理力量,另壹方面降低了政府部門在平臺建設和平臺管理服務方面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成本。

(四)完善平臺服務,防範信用風險。

信用評價的管理對象不僅包括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還包括建築師、工程師、監理以及各類項目經理。毫無疑問,大量主體復雜的信用評估對象對信用評估管理服務也是壹個極大的挑戰。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通過線上平臺提供實時專業的客戶服務,能夠及時解決企業和個人信用主體的問題咨詢和業務辦理,有效提升信用評價管理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此外,信貸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創新應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通過構建信用風險模型,可以全過程收集建設項目相關企業和人員的履約評價和違法行為,動態、科學地評價各類信用主體。同時,根據信用評價結果,制定信用風險應對預案,同步監管部門,也有利於更好地防範和應對各類建築市場的信用風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