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壹個女人壹生中的24小時 主要內容

壹個女人壹生中的24小時 主要內容

《壹個女人壹生中的24小時》:激情與幻影----為女人而生的八部電影之壹

影片開頭就是主人公路易來到賭場以及他小時侯的海邊勝地,回憶年少時的往事,俊俏的少年走在海灘上,背後就是那富麗堂皇被陽光灑著的賭場。

夕陽斜下,海水壹次次拍打著沙灘,壹群操著溫柔但又繞口法語的人群或在漫步,或在打網球,或坐在碩大的傘下邊品著茶便考慮著壹會到底是散步還是打網球呢。

壹片標準浪漫愛情片的場景。就在這個醉人的時刻,路易的父親突然哭嚎著打破了沈寂,並且帶來壹個消息:路易的母親跟人跑了,跟那個看上去文質彬彬,英俊瀟灑卻第壹次見面的男人跑了。

震驚的少年不亞於坐在屏幕前的妳我。壹個受過良好教育,出身高貴,嫁於名門的女性居然跟壹個只見過壹次面的男人跑了。海灘上的人群從悠閑的娛樂狀態中迅速開始討論這個話題。而壹個英國貴婦人則走了過來,告訴給路易壹個屬於自己的秘密:原來在二十年前,她也曾幾乎跟壹個只見過壹次面的賭徒私奔。拋棄金錢,拋棄家庭,拋棄名譽,只為了跟他在壹起。

而講故事的路易現在已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他給講故事的對象就是壹位年輕的女性,而這個女性自己就在跟壹個只有壹面之識的男性交往。

1913,1936,2001是影片3段故事的發生時間。時間跨越達將近壹個世紀,不過3段故事仿佛就是壹個事情的3種時態而已。3段故事都發生在賭場,都是女人突然愛上了男人,並且不顧壹切的要把壹切都給了那個男人。盡管時空不同,但故事中的3位女性的選擇卻把壹個世紀的時間縮短在瞬間。女性們的思維不管時空如何變遷,卻始終也改變不掉“沖動的本性”。

3為女主人公的身份也不盡相同:路易的母親是有夫之婦,但是生活在雨自己格調格格不入的丈夫身邊,始終也提不起來興趣。當見到風度翩翩的美男子後,壹見鐘情的她就將對家庭的責任,對子女的關愛全都忘得壹幹二凈;那位英國貴婦人是喪夫之婦,有著良好的名聲與家庭,但當見到那個賭鬼後,卻也將壹切甘願拋棄;至於壹直聽著路易故事的年輕女性還是未婚。3位女性各處於人生的不同階段,而他們的階段是彼此都要,或者曾經過的。影片在這點上又向我們說明了女性無論在任何階段,都不可能逃過內心的沖動的與激情。

茲威格在原著描寫女人的這段激情曾有很精彩的心理描寫:“我會不顧別人的非議和自己的理智,隨著他壹起逃走,就象那位跟壹個剛認識了壹天的年輕的法國人壹同私奔的亨麗哀太太壹樣……逃到哪兒去、壹道生活多久,這些我都會壹概不問,對於自己先前的生活,我決不會稍稍回顧壹下……為了這個人,我會將我的錢,我的姓氏、我的財產、我的名譽全部犧牲,我會甘心沿路乞討,只要是他領著我走,世界上好象沒有壹處卑下的角落是我所不願去的。壹般人所謂的廉恥和顧慮,我可以完全拋在壹邊。”茲威格的這段描寫是電影所不能盡興表達的,這段淋漓盡致的描寫正是每個女性內心沖動,激情產生時的真實寫照。用茲威格的話來說,女性的這種愛是比“雪山突崩、狂風乍起還要猛烈的激情。”

女性的這種激烈的愛情是單方面的,是發自內心、無所企求的。而這種純潔的愛情卻又總是在世俗,在醜惡面前撞得粉碎。當路易的母親渴望這種愛情時,她的名譽禁毀,遭來的是無數的非議與嘲笑;當那位英國的貴婦人甘願沿街與自己的愛人乞討時,那位賭徒愛人卻拿著她給的用來還債的錢又投入賭場,並對前來勸詛的她惡語相向、百般羞辱;當最純潔的感情遇到最邪惡的回報的時候,往往是可悲而又可憐的。女性在這部片子的弱者地位凸顯無遺,他們如飛蛾撲火般的不過後果投入壹切,就算知道後果卻也控制不住自己對於愛情的執著。這點在影片的最後更可以看出,年輕的女性在聽完路易的故事後,卻仍然回到了那位性格暴戾卻深深迷上的愛人旁邊。也許她們渴望用愛來感化?從這些女性身上,我們分明卻看到的是壹種人類真摯情感的表現,無論是否幻滅,是否被擊破,這種情感所迸發的火星卻是永遠不滅的。

與The hours所發生的平行時間不同,該片雖然同樣是敘述3個時間段的故事,但是敘述方式卻大不相同。影片可以把3段時間分成五個部分,開頭與結尾都是2001年即現在,中間兩部分是路易母親的故事,片子的最中心則是英國貴婦人講述自己的故事。

(現代—路易母親離開—英國貴婦人自己的故事—路易母親被迫回來——現代)

這就是影片整體的結構。在中間雖然也偶爾會穿插進來其他時間,但是影片卻不至於在時間上顯的雜亂無章,顧此失彼,相反有種前後呼應的效果。

影片的名字叫做女人壹生中的24小時,我們很清楚地能從影片中看到三位女性與愛人從相識到相愛再到愛的破滅,恰好都是差不多24小時。而這24小時就仿佛成了女性壹生的濃縮,3位女性的人生在這24小時之內所鎖定。茲威格這樣描寫“這二十四小時充滿了種種荒謬透頂的情感變化,此起彼伏直如風雨交摧,而她們的內心世界從此永遠被毀。”

前面說過,雖然本劇改編自茲威格的同名小說,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改動的幅度頗大。首先,在茲威格的小說中只概括講了壹位高貴的女性同人私奔,然後引出來英國貴婦人的故事,即只有片中1913與1936年的時間段。而在片中,導演兼劇本Laurent Bouhnik則加了壹段2001年的故事,同時把原著中的敘述人“我”改成了路易,私奔女性的兒子,並以此與2001年聯系起來。折段橫加的改編雖然讓不少影評家懷疑有像The hours學習的痕跡,但是不得不承認改編後的劇本使原著略顯單薄的情節加深了許多。

比起來《戴洛維夫人》的作者維吉尼亞,茲威格的男性身份並沒有減弱自己對於女性心理的描寫。如果曾經讀過《壹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那麽妳會驚嘆於茲威格那細膩真實的對於初戀少女的心理描寫。妳仿佛可以從他的文字下聽見少女的呼吸,妳仿佛可以從他的筆下聞到少女的芳香,妳可以看見她羞澀的微笑,與失望的淚珠。高爾基稱他是最了解女性的作家,並且由衷地贊嘆道“:“這個短篇那種驚人誠摯的筆調,那片對於女人的超人的溫存,那派對於主題的獨創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藝術家才具有的表現力,把我深深地打動了。”茲威格釋放著是他的激情,而這些激情就在他所寫著的小說中。

在他的壹部小說《熱帶癲癇狂患者》中,主人公因為瞬間對於感情的沖動而殉情,在《壹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少女懷著愛進入墳墓卻沒有半點怨言,在這個片子裏我們又看到的是三個女人因為愛情而在24小時內產生的激情故事。無論這些帶悲劇的色彩的人物所期望的是否僅僅是幻滅,他們都義無反顧地去做了。

茲威格說:

Ich liebe nur an Dich

就是說,我只愛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