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054A、052C、093攔截美澳軍艦

054A、052C、093攔截美澳軍艦

054A、052C、093攔截美澳軍艦

國內官媒報道了海軍054A型鹹寧艦,在西沙群島成功驅逐美國海軍“本福德”號(DDG-65)驅逐艦,維護國家海洋主權的消息;之後,澳大利亞媒體又曝出澳海軍壹艘“安紮克”級護衛艦,從越南駛向韓國期間,在經過南海、東海時,遭我國海軍052C型驅逐艦、093型核動力潛艇監視,並於東海發生“最激烈互動”的消息。連續曝光的兩起“事件”,性質和過程亦有相似之處,我海軍在兩個敏感海域與域外國家軍艦對抗,並最終成功驅離。需要註意的是,在這兩次驅逐背後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此次鹹寧艦驅逐美國海軍本福德艦,具體過程並不是特別讓人意外,其特殊之處在於,國內官方媒體在事發不到24小時的情況下,就公布了雙方近距離對抗的圖片,並將大體過程公之於眾。相比於之前長沙艦在南海更加復雜的對峙行動,在數月之後才公開的經歷,此次官方的動作堪稱神速。

考慮到鹹寧艦與美艦不過數公裏間隔,堪稱“軍艦上刺刀”的距離,對此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在美艦暴露目的後,我鹹寧艦反應迅速,在極近距離成功攔截美艦。官方壹反過去保守的常態做法,而是立刻主動報道這次攔截行動,顯然是對果斷處置行動的贊賞肯定,只不過沒有說得那麽明顯。

此次鹹寧艦的行動過程,堪稱海軍在西沙群島處置入侵美艦的標桿式操作。在經過多年努力後,南部戰區海軍已經在西沙、南沙群島組建起以4000噸級054A型護衛艦為核心的水上巡邏、監視網絡,並且能得到在南海空軍基地部署的空警-500預警機、運-9高新反潛巡邏機的情報支持。從南海深處向西沙群島方向行動的美國海軍驅逐艦,往往會借助南海密集的商船掩飾身形,再乘隙突入。而我方則往往憑借空中的預警機、巡邏機發現其蹤跡,再調集附近海域的驅護艦前往攔截,這就是官方報道中的“組織海空軍兵力”的過程由來。

相比之下,與澳大利亞護衛艦的接觸就與此截然不同。此次澳大利亞護衛艦與我國海軍艦艇發生接觸的事件,其他國家沒有任何報道,就連國內各媒體也沒有報道任何訊息。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這次澳方“安紮克”級護衛艦,應該在距離大陸較遠的海域航行,因此與外界的接觸有限,這也是我國海軍出動052C和093型攻擊核潛艇的原因。

在此之前,無論是南海還是東海,無論是應對美國還是其他國家艦艇,054A、056A都是出動最多、最頻繁的水面裝備。相比之下,052C雖然性能不及052D、055型驅逐艦,似乎早已不是輿論關註的熱點,但作為壹款搭載4面相控陣雷達的6000噸級驅逐艦,在中美之外的任何壹支海上力量衷,都足以成為絕對主力。

作為真正意義上的“中華神盾”,052C執行跟蹤監視任務是非常奢侈的,即使有大量052D、055的存在也是如此。比較合理的解釋是,澳方“安紮克”級護衛艦雖然表面上是孤身前來,但其壹舉壹動都能得到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協同,這從澳方護衛艦最終結束前往韓國的訪問後,直接進駐美國海軍駐日本軍事基地就看得出來。正是在這種比較復雜的情況下,海軍才會派遣052C這款噸位更大,自持力更強,更適合在遠海活動,並攜帶衛星通訊裝備,能隨時與後方聯絡的052C前往監視。至於非常罕見地出動093型核潛艇,就是更加出人意料的事情了。

我國海軍的潛艇部隊,尤其是核潛艇部隊的發展並不是那麽理想,這壹點主要體現在技術性能方面,甚至2021年4月服役的094型戰略核潛艇上,仍然存在被認為技術落伍的“龜背”。

我國海軍始終要走向遠海,國產攻擊核潛艇作為拱衛航母必不可少的水下攻防重器,必須要快速突破之前相對落後的技術形態,成長為壹支能夠應對美國先進核潛艇、水面反潛力量的精銳力量。

澳大利亞海軍作為壹支經常與美國海軍聯合訓練,甚至裝備了大量美制先進軍事裝備的海上力量,其技術發展脈絡、反潛機制受美國海軍影響很深。此次澳海軍派遣壹艘護衛艦經南海穿越東海,實際上與早前澳海軍派遣壹架P-8A海上巡邏機在南海巡邏壹樣,在更大程度上只具有象征意義。

我國海軍就是乘著澳海軍試圖跟在美國海軍身後的機會,出其不意派遣093型核潛艇,在接近遠海的海域與其發生接觸,以提高核潛艇部隊應對美式反潛體系的能力,為將來走向遠海打好基礎。

雙方接觸的過程肯定並不“愉快”,甚至會非常“熱烈”,而且令澳方被動和無奈,因此澳方不僅表示雙方發生“最激烈互動”,卻又拒絕透漏任何具體細節。

此次我國海軍與美國、澳大利亞海軍軍艦的接觸,分別展示了中方在近海有計劃地攔截行動和遠海突發攔截兩種情形,這種錯綜復雜的局勢,也正是我國海軍逐漸從近海走向遠海的真實寫照。從這次國產054A、052C、093等艦艇的表現,以及美澳海軍事後的態度來看,海軍在近海海域的攔截能力已經非常出色,即使是向來囂張跋扈的美國海軍,也很難再肆無忌憚。而受益於快速增長的先進艦艇規模,在外海面對澳海軍護衛艦這種突發事件時,也能有相對妥善的應對方式,甚至能借機安排093型核潛艇完成相應的訓練科目。兩相結合起來看,海軍在近年獲得的成長確實值得稱贊。

外界認為,我國海軍應對其他國家艦艇的行動並不“完美”,特別是攔截行動不夠強硬,遠不如蘇聯海軍於1986年在黑海采取的“我艦奉命撞擊妳艦”行動對比,似乎不能令外界滿意。但從實際行動上來看,美國海軍驅逐艦,在西沙群島甚至更敏感海域的海域活動,與美國海軍在黑海多次試圖越境的行動非常相似。外界因此對於黑海的歷史事件記憶深刻,也完全可以理解,但很少有人意識到的是,即使是在美蘇雙方長達幾十年的對峙中,這種高烈度對抗也不過僅僅發生了數次。背後的根本原因在於,在長期、激烈對抗的大背景下,美蘇雙方互相試探、偵測對手信息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如果每壹次試探都引發山崩地裂般的反應,那是雙方都無法承受的代價。

我國海軍取得了很大發展,但與美國海軍的差距依然明顯,尚未達到80年代蘇聯海軍與美國海軍平起平坐的地位,壹味的強行壓制並不符合我方的戰略利益。更重要的是,從1974年我國海軍與南越激戰西沙,收復西沙群島以來,就壹直對這片海域非常重視。無論是2019年7月,7艘我國海軍艦艇包圍孤身闖入南海的“裏根”號航母,還是2018年9月,我國海軍052C型“170”蘭州艦,近距離攔截闖入南海的美國海軍“迪凱特”號(DDG-73)驅逐艦,雙方最近距離甚至只有41米,壹度引發美國方面的強烈反應。都證明了我國海軍,絕對不是不會使用強硬手段的海上力量,而是會針對性選擇更加適當、更符合戰略利益的做法。

從歷史發展來說,我國在西沙、南沙群島的主權無可置疑,但由於早年海軍的裝備發展確實滯後,裝備水平非常有限,以至於在1988年南沙海戰後,我軍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由於適合在中遠海活動的驅護艦數量嚴重不足,不得不撤出戰場。事實上,由於南海是絕對的戰略要道,對於美國海軍霸權有重大意義,因此,美國海軍艦艇壹直能在南海相對自由的活動。正是在我國海軍飛速成長,並在南海完成了多個島礁的基礎建設之後,美國海軍在南海的活動才開始遭遇中方的正當維權。

南海由於其重要的戰略意義而受到諸多國家的關註,其中既有像菲律賓、越南等南海周圍國家,也有像澳大利亞、法國、英國等域外國家,但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仍然是中國和美國。美國海軍作為世界上最強的海上力量,壹直將南海視為彰顯海上霸權、遏制中國的關鍵。

而中國海軍作為剛剛躍升為世界第二的海上力量,正逐漸向遠海進發,對南海局勢的掌控能力也是壹日勝過壹日。

但需要認識到的是,這兩支力量的碰撞,註定是壹個漫長的較量和演化過程,那種認為只要使用壹兩次強硬手段,就能徹底改變局勢的想法,顯然並不理智。類似與美澳軍艦發生的“接觸”,在未來將會頻頻再現,而每壹次的成功攔截,都是為走向最終勝利奠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