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白山雲和藍汛是什麽關系?CDN服務和藍汛相比如何?

白山雲和藍汛是什麽關系?CDN服務和藍汛相比如何?

搜狐成立四個月後被拿下,CDN技術平臺形成過程成謎?

“聯合創始人沒有技術研發背景,核心技術團隊尚未到位,啟動資金只有400多萬。CDN技術平臺僅用四個月就建成並投入使用。是‘行業神話’還是不可告人的秘密?”

在《中國企業家》、《小飯桌》等白山雲的多份創業報告中,霍濤都表示“壹開始沒人投資,三位創始人自掏腰包不到654.38+00萬元”。

新浪財經在白山雲第壹輪反饋意見稿中發現,2018年5月24日壹次性工商變更前,股權狀況為童世峰出資3641310萬元,持股比例20.09%,霍濤出資352.8萬元,持股比例19.46%。

也就是說,2015年4月成立之初,只有霍濤自己口袋裏的352.8萬元,以及胥思清在天使輪可能的出資39萬余元。畢竟大股東童世峰在2016年4月將出資從10變更為450萬元。這意味著,2065438+2005年8月A輪融資前,白山雲前4個月實際投入約400萬元。

新浪財經從多位CDN從業者處了解到,CDN是壹個規模化壁壘的行業:壹臺服務器近2萬元,1G的帶寬購買成本每月至少1萬元。但要運營和服務壹個全國大客戶,至少要鋪設幾十個CDN節點,幾百臺服務器,還要購買幾百千兆的帶寬。資源剛性初期投入成本約3000萬元,全行業帶寬和服務器機櫃租賃成本占CDN。

然而,白山雲的創始人在他的創業史采訪報告中告訴許多媒體,他在成立四個月後贏得了第壹個大客戶搜狐。

眾所周知,搜狐是國內四大門戶之壹,用戶遍布全球。這樣的大型門戶對CDN網絡的覆蓋和穩定性要求很高。服務搜狐這麽大的客戶,必須要建設壹個全國性的網絡節點,要有壹套CDN技術和運營平臺。

矛盾的是,在上交所第二份問詢函的回復中,白山雲也確認了其早期在資金和資源布局上的掣肘:截至2015年8月末,公司僅有32個建設節點,覆蓋京、津、浙、粵等地區。

先不說這樣的節點網絡能否覆蓋搜狐的需求,壹共有32個節點,每個節點至少需要幾臺服務器。根據白山雲第二次反饋稿公布的采購價格,服務器的設備采購成本在600萬以上,按每個節點10臺保守估計,每月帶寬成本幾百萬。單就資源采購成本而言,資金投入已經嚴重超過其400萬的啟動資金。另外,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裏,白山雲是如何完成技術平臺的R&D、搭建、調試、運維等壹系列耗時的工作的?

無獨有偶,搜狐也是老東家藍汛的第壹大客戶,公開報道顯示,藍汛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了CDN平臺的建設和運營。兩家公司技術平臺的耗時建設形成巨大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