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黎明靜悄悄》(散文)

《黎明靜悄悄》(散文)

《黎明靜悄悄》(散文)

作者:沈玉印

有人說,人若喜歡讓自已陷入回憶中,那就說明,這人已經步入老年人的行列了。我不知此話是否精準,但我感覺,自己現在還真是很喜歡回憶那曾經的很多點滴生活。因為曾經很多的往事,雖然平淡,但卻讓我感動,讓我心靜,就象在炎熱的夏日裏見著壹汪汩汩的泉水,捧壹捧便已感覺沁涼沁涼。

記憶中的夏天,父親起的很早,從父親拉開門栓的那壹刻起,我就醒了。

我開門時,父親已在院裏,坐在壹張小凳上,直著腰,屈著腿,抽著壹支煙,靜靜地看著屋子前面的田野。父親夏天好象也總是壹件白色的圓領汗衫,灰白色的壹條褲子,褲管已經被父親拉到了膝蓋上,赤腳穿著壹雙解放鞋。父親見著我,總會回過頭來看我壹眼,沒有言語,沒有什麽表情,然後又靜靜地看著前面,象壹個沈思者。那時的父親看上去並不老,短發,還有點卷發,國字臉,父親話不多,而此時也不言語,好象他壹說話怕驚著這靜悄悄的黎明似的。而此時,我也會尋壹張小凳來,在離父親四五米的地方坐下,也不說話,就那麽靜靜地坐著。

夏天的黎明,空氣很涼爽,徐徐的微風吹在身上,感覺很是舒服。

院子的地是泥土的,因為天天有人走動和打掃,泥地很平整,也很整潔,讓人感覺很舒服。院子三面是用泥土夯成的圍墻,東圍墻上還爬著壹些絲瓜藤,扁豆藤,絲瓜開著黃花,扁豆則開著紫紅色的紅,壹串串的。院子裏還有三棵法國梧桐樹,都有茶杯粗細,長的枝繁葉茂,好象那些濃綠的葉子都怕浪費了每壹片天空似的。

夏天的清晨,屋外還很寧靜,青蛙也不鼓噪了,或許夜裏叫的太猛,在這清涼的早晨,倒反來沈沈地睡去了。草叢裏的油鈴子,蟈蟈、蟋蟀還有那些不知名的蟲兒,在黎明到來時也靜止了下來。

天慢慢地亮了起來,放眼能看到壹片田野,村子不算大,建在壹個東低西高的小山坡上,我家在村子的最西邊,所以視野很開闊。田野由近及遠顯示著淺綠,濃綠,深黛色。而稻田上方飄浮著的壹縷縷,壹片片的霧卻顯得很白,它們也是靜止著,就浮在稻苗的上空。越過田野,再遠就是我們當地的最高峰——曹山。關於曹山,父親曾給我說過二個傳奇故事,壹是仙人棋盤,二是曹山廟的來歷。父親告訴我山頂有塊平的石頭,曾是二個仙人下棋的地方,壹日,壹砍柴人見了,便把楊樹扁擔往地下壹戳就看二人下棋,也不知看了多少時間,二老者也想走了,但見有凡人在場難以升天,就騙砍柴人,他老婆來找他了。砍柴人回頭看了壹下沒見老婆,再回頭,卻才發現二個老人不見了。想想自己也該回家了,可此時卻已尋不見扁擔,只見邊上卻長出壹株粗大的楊樹,後來楊樹又化成了壹座山,就是曹山邊的楊樹山。至於曹山廟也很傳奇,傳說,有年天旱,塘幹壩枯,田裏的莊稼眼看就要旱死,但有天早上大家突然發現窮人家的田裏都有了水,而地主家的田裏依舊是幹的。後來大家才發現每天有姐妹二人,在天不亮時都到已經幹枯的塘壩裏用竹籃打水,只見竹籃舞動處,清水就嘩嘩地流向窮人的田裏,而壹滴水也不流到地主的田裏。後來地主也知道了這個情況,知道那二女子肯定是仙子,知道那二只竹藍是個寶貝,於是就想得到那二只竹籃。於是,在壹天天不亮時,地主就帶著人躲在暗處,果真,那二女子提著竹籃來打水時,地主們壹擁而出。二女子見勢不妙,拔腿就跑,地主們壹路追趕,等追到曹山頂時,壹陣狂風,二個仙子就突然的不見了。後來,村民為了記念這二個好心的女子,就建了壹座曹山廟以記念她們。

為了這二個傳奇故事,學校春遊踏青時我曾特意地留心過這二個地方。山頂上還真有壹塊平的石頭,有壹平方米那麽大,石上有壹些暗紅的紋路,看上去還真象壹塊天然的棋盤。曹山廟則不在山頂的最高處,而是要越過壹座小山峰,在壹個山坡上,寺前是壹片竹海,寺廟的東邊院子裏還有壹口小井,井很深,我還往井裏丟過石頭,據說那以前是和尚們吃水的地方,寺廟後有幾株梨樹,我去時正是春天梨花開的時節,在嫩綠的山野裏壹片白色的梨花顯得格外的耀眼。

等天再亮壹點時,父親抽完壹支煙,坐壹會,就會扛起壹把鋤頭,迎著露水下地去幹活了。臨下地前,他會叮囑放暑假在家的我,“等會去放放鵝!”我則點點頭,算是回答。而此時,幾個姐姐也陸續的起床了,她們要洗衣做早飯,而媽媽因為身體不太好,會稍微晚起壹點。

我那時應該有十二三歲,父親應該四十出頭了。

我去放鵝時,整個村子已經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