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苗族跳坡節作文500 字以上

苗族跳坡節作文500 字以上

相傳大約600—800年前,苗家祖先“楊樓”(楊嘍郎)率眾家族從中原到貴州,跨越南盤江到達現今隆林縣境內的德化鄉定居,楊樓老人壹生勤勞持家,家境殷實,是當時苗沖遠近聞名的富戶。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楊樓老人夫婦壹生沒有兒女,年過花甲龐大家業卻後繼無人。不過,楊樓老人壹生胸懷寬廣,雖無子女卻樂做行善積德之事。楊樓老人想到,雖然自己沒有兒女,但要是自己把苗沖成千上萬的苗家兒女視為自己所生,他們不就是自己的兒女嗎?如果把自己的家業財產為他們辦好幾件大事,那自己死後就不會留下什麽遺憾了。楊樓老人把自己的想告訴了妻子,得到妻子的贊同。於是他們就在德化當地出資創辦了壹個坡圩給人們做生意。為方便人們來往,他們夫婦又在圩場的水溝裏修建了壹座小石橋。逢過年過節青年人無處玩樂,也來坡圩玩樂,楊樓老人就在圩場中間立起了壹株三丈多高的帶樹冠的杉樹,給年青人躲陰涼,再把把自己釀制的甜酒、腌制的臘肉無償拿出擺在杉樹腳下中間,供所有年青人品嘗。年青人們酒足飯飽之後便在此載歌載舞,流連忘返。壹傳十,十傳百,數百裏的苗沖姑娘小夥都喜歡到楊樓老人創辦的坡圩來遊玩娛樂,結交朋友。楊樓老人百年歸天那壹天,正好是猴年春節大年初九,苗家青年男女從四面八方趕來為他們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往後每年的正月初九,苗沖方圓百裏男女老少都聚集到德化來緬懷楊樓老人的豐功偉績,姑娘小夥子們則在這裏通宵歌舞,交友娛樂。有的還在這裏尋找到了自己的終身伴侶。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就演變成壹個盛大的跳破節。所以德峨圩也叫“猴街”、“德化橋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