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癸巳,金順等軍克寧夏,匪首馬萬選伏誅。己醜,滇軍復澄江,克江那土城,匪首馬和等伏誅。辛醜,普使李福斯致國書,以德意誌各國及自主之三漢謝城***復壹統,受尊稱為德意誌皇帝,復書賀之。丁未,以倭仁為文華殿大學士,瑞常為文淵閣大學士。自春初至於是月,上連祈雨。庚戌,雨。
夏四月丙寅,援黔湘軍復新城、巖門司等城,克高坡等苗寨。己巳,寧夏納家徬回眾降。己卯,陜回竄擾平番、碾伯,官軍擊退之。辛巳,倭仁卒。甲申,賜梁耀樞等三百二十三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築大沽、北塘炮臺。乙酉,福濟革職,以金順為烏裏雅蘇臺將軍。丙戌,回匪復竄擾賽音諾顏部,焚掠固爾班賽汗等處。
五月庚寅朔,雨。乙未,左宗棠請禁絕回民新教,不許。戊戌,苗酋聞國興等降,八寨等城俱復。壬寅,回匪擾烏拉特,杜嘎爾、薩薩布軍合擊之。丙午,援黔湘軍復丹江、凱裏等城,賞蘇元春黃馬褂。己酉,以李世忠尋仇鬥很,陳國瑞演劇生事,褫世忠職,降國瑞都司,並勒回籍,畀有司管束。辛亥,鄭親王承誌有罪,褫爵逮訊。命李鴻章辦日本商約,應寶時、陳欽為幫辦。乙卯,金順乞假守制葬親。不許。己未,滇軍復雲龍。
六月壬戌,太白晝見。益陽等處會匪平。己巳,陜回白彥虎結西寧回眾擾河州。庚午,黔軍克永寧、鎮寧、歸化苗寨,破郎岱、水城各峒寨。乙亥,命瑞麟為大學士,仍留兩廣總督任。己卯,阜陽匪擾沈丘、汝陽,官軍捕誅之。辛巳,以廣東盜賊橫行,諭飭嚴緝。丁亥,德宗生於醇邸。戊子,賑天津災。
秋七月己醜朔,桂軍剿越南竄匪,克長慶,斬匪首趙雄才。壬辰,杜嘎爾軍剿賊於布拉特,勝之。甲午,永定河復決。丙申,穆圖善赴北山剿賊。金運昌軍剿烏拉特竄匪,勝之。丁未,河內沁河決。乙卯,昌圖賊匪竄擾,都興阿遣軍剿平之。
八月壬申,以副都統慶至襲封鄭親王。甲戌,桂軍克安世賊寨,追剿太原竄匪,蘇國漢赴廣東乞降。丁醜,詔各省設局收養流寓孤寡。
九月丙申,革高郵徵糧弊習。丁酉,甘軍克康家崖要隘。趣榮全赴伊犁。給劉銘傳假三月。壬寅,諭奉、吉整頓吏治,嚴緝盜賊。命恩錫往上海辦奧國換約。丁未,喬松年等會堵侯家林決口。
是秋,賑順直各屬及菏澤等州縣災,免濮州被水、晃州被擾逋賦。
冬十月戊午朔,達爾濟以撤營縱賊,褫職逮治。命曹克忠接統劉銘傳軍,赴肅州防剿。庚申,以湖南匪變,命李鴻章查辦。壬辰,命景廉為烏魯木齊都統。癸未,詔免伊犁被脅官吏軍民等罪。以參領貢果爾接統達爾濟軍。
十壹月癸巳,甘軍克河州,禹得彥等降。丁未,西寧回匪竄烏拉特及中衛,張曜軍擊退之。乙卯,肅州回匪復犯敦煌,文麟援剿之。
十二月辛未,予先儒張履祥從祀文廟。丁醜,香山匪徒曾大鵝幅等作亂,捕誅之。是歲,朝鮮、琉球、越南入貢。
十壹年壬申春正月丙戌朔,停筵宴。己醜,以紀年開秩諭減刑。文碩以乞病褫職。辛卯,桂軍復越南從化,克鎮山。癸巳,甘軍連破甘坪、大貝坪等處賊壘,進攻太子寺。庚子,黔軍克清平、黃平、重安。辛醜,援黔湘軍克黃飄、白堡苗寨。辛亥,命侍郎崇厚、太常寺少卿夏家鎬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
二月庚申,允江蘇辦米試行河運,漕白二糧仍由海運。丙寅,曾國藩卒,贈太傅。戊辰,褫劉銘傳職,以前功仍留壹等男爵。庚午,起彭玉麟巡閱長江水師。甲申,侯家林決口合龍。越南匪首蘇國漢等伏誅。是月,賑四川各屬災。
三月乙酉朔,黔軍復貞豐。丙戌,甘軍剿太子寺回匪失利,提督傅先榮、徐文秀死之。褫提督楊世俊黃馬褂,降參將。甲午,免達爾濟等罪,仍褫職效力。丁酉,以奉匪擾朝鮮境,嚴緝之。辛醜,瑞常卒。
是春,免湖北黃陂、直隸安州、甘肅河州等處被擾逋賦。
夏四月丙辰,回匪竄定邊、靖邊,陜軍擊退之。己未,西寧回目馬占鰲、陜回崔三、米拉溝回目治成林等,先後乞降。丙寅,停淮關傳辦活計。諭內務府力求撙節。己卯,通政司副使王維珍疏陳先意承誌,孝思維則。予嚴議,尋褫職。是月,免貴州興義等屬被擾逋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