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的意思是形容男女邂逅鐘情,隨即分離之後,男子追念舊事的情形。
人面桃花(拼音:rén miàn táo huā)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唐·孟_《本事詩·情感》。
人面桃花的成語故事
在唐朝時候,書生崔護才貌雙全,頗有名氣。他長得白白凈凈,眉清目秀,別人壹見到他就有說不出的喜歡。但他性情孤僻,不願與人交往。當然,同其他才子壹樣,崔護也想平步青雲,憑借才學進入政壇。?
有壹年,他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清明節這天,天氣很好,崔護無事可做,就壹個人來到城南郊外遊玩。?
忽然,崔護發現樹林掩映中有壹座住宅,由於修得很有趣,再加上與花木相伴,讓人感到非常雅致。“這座住宅的主人不知是誰?怎麽修的如此之妙?為何屋外連壹個人影都沒呀?”崔護壹邊想著壹邊走進門,見沒有任何人理會他,便伸手向門扉扣去。?
門“吱呀”的壹聲開了,壹位年輕、美麗的姑娘從門內盈盈走出,嬌聲問道:“相公,找誰呀?有什麽事?”
崔護見了那姑娘,居然壹時說不出話來。過了壹會兒,他才結結巴巴地說道:“哦,我叫崔護?現在不是清明節麽,我貪遊風景,誤到此地,感到有些口渴,想求小姐賞些水來喝壹喝。畢竟這四周盡是水溝,溝渠裏的水不太潔凈,所以不能人口。”
姑娘聽了這壹番話,不由得抿嘴壹樂,落落大方地將崔護讓進院子,小心翼翼地捧來壹杯清水,說道:“君子,請飲用吧。”然後,她往院內的壹棵小桃樹上壹靠,怡養心神。崔護見她站立不動,顯得更加美麗,真是亭亭玉立,嬌羞無限。
崔護望著她,頓生傾慕之意,不覺得看呆了。後來雖然時過境遷,崔護還時常想到那位迷人的姑娘。到了第二年的清明節,崔護又來到了京城,便去城南郊外找那位姑娘。以解相思之苦。沒想到,到了那所住宅,雖然依舊是桃花盛開的地方,可是這所住宅的院門卻緊緊鎖閉。
崔護實在不甘心,在門前佇立了好長壹段時間,總不見有人回家。他心中淒苦,在門扉上題詩壹首作為紀念:“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寫完詩,在落款中寫入自己的真名。
他自吟了兩遍,覺得詩句縱然巧妙,對自己的相思病卻卻絲毫不起治療效果,只得惆悵地慢慢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