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歷史事實:因為我是搞教育的,所以對這段歷史非常的熟悉,並且了解得很是透徹。其實,我在這裏澄清壹下:當年的張鐵生,並沒有交白卷。
張鐵生這個名字,我相信只要經歷過某革的人,應該都熟悉。張鐵生之所以成名,不是因為試卷本身,而是由於某幫的扶持。“白卷英雄”事件,給當時的教育事業帶來了很大的災難。可是,這樣的人,如今確實億萬富翁。
壹、1973年的那次高考。1、白卷英雄帶來的惡劣影響。1973年的那年“高考”,出現了“白卷英雄”張鐵生,他的出現導致了當年大學招生路線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高分學生沒有學校敢要,而上大學的人,全是成績平平的,又或者是中下者,無數的高分學子的“大學夢”破碎。
2、教育秩序的混亂。“白卷英雄”事件,影響非常的惡劣,當年的大學招生工作,延期了半年。所有的大學,在1966年停止了招生,高考被廢除了,教育秩序自此混亂不堪。
4、“七二壹”大學遍地開花。後來,當時的主事人曾經說過,要走工人農民中選拔學生的路線。因此,“七二壹”大學在當時遍地開花。
當時的很多學生雖然進入了大學校園了,但是呢,這些學生忙於搞鬥爭,所以很多的大學生的文化水平,連中專都不到。
5、某人復出,才增加了“文化考試”的內容。某人(有壹些人名非常敏感,所以不能打出來,見評論區)修訂了推薦和選拔工農兵上大學的規定,所以才增加了文考的內容,他試圖恢復用知識選拔人才的制度。
所以,後來的大學招生程序為:評議、推薦、審查、復查、文考(語數外)。並采取了開卷考試。
二、張鐵生成名經歷。1、只做了三道小題。1968年,張鐵生個人憑借突出的表現,當上了生產隊的小隊長,贏得了文考的機會。然而,他只做了三道小題,他也只會做這三道小題,其余部分全是空白的。
成績公布:理化六分,數學六十壹分,語文三十八分。雖然成績比較差,但當時並未交白卷。
2、張鐵生成名的原因:試卷背面的壹封信。張鐵生之所以成名,不是因為低分,而是因為壹封信。這封信寫在了試卷的背面。他之所以寫這封信,其實就是因為自己只會做三道小題,知道自己考的不好,所以才寫了壹封自薦信。
這封信的大致意思:我不會因為低分而羞愧,因為我沒有耽誤集體的工作,我為集體的工作做了很大的貢獻,我瞧不起那些只讀書不幹活的不良青年,我的家境清白,希望能夠被重用。
4、某人的侄子(見評論區)對這封信做了刪改。在當年,某人的侄子得知此事之後,於是就將信的內容做了刪減,刪減過後的內容:張鐵生文考交了白卷,但是,這封信提出了對大學招生的意見(從工農中選取大學生),非常有見解,這是壹封發人深省的答卷。
5、《人民日報》轉發刪減版的信。1973年,《人民日報》轉載了這封刪減版的信,並且另加了內容:這封信提出了新的教育路線,確實發人深省。隨後,《紅旗》轉載了這封信,並且發表了評論:搞文考這就是反攻倒算。
6、某幫(見評論區)看中張鐵生。某幫的壹夥人,對張鐵生交“白卷”的行為,那是誇贊不絕。某青(見評論區)還稱贊地說:是個人物,居然敢反潮流。張鐵生名噪壹時,成為了反潮流英雄。
7、張鐵生順豐順水,與“某幫”綁在了壹起。因為壹封信,張鐵生的命運,從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高考結束之後,他被鐵嶺農學院的畜牧獸醫系所錄取了,後來順利成為了黨員。
1975年,張鐵生當選某委(見評論區),同年,鐵嶺農學院的領導,老中青三結合的班子由此成立。而張鐵生又擔任了這個班子的重要職務,並且被某青親自接見了。某青看到他非常的高興,並且說了壹些話,大致意思為:妳是有棱角的石頭,可以為我所用。
後來,張鐵生頻繁參加了各種社會活動,為某幫大造輿論,成為了某幫的馬前卒,自此,張鐵生的命運與某幫徹底綁在了壹起了,他自己無法擺脫。
8、張鐵生走下滑路。1976年,某幫被粉碎,張鐵生失去了靠山,撤銷了所有的職務,並且入了獄。張鐵生在獄中擔任醫生兼護士。在工作上沒有出現過任何的差錯。在1991年,他刑滿被釋放了。經歷了大起大落的張鐵生,現在只想成為壹名普通人。
三、張鐵生的現狀。1992年之後,張鐵生開始了經商生涯。他先在壹家飼料廠當小職員,做事幹練爽快。1995年,張鐵生和朋友開了壹家公司,這家公司現在做的很大,凈資產已經過億了。
他的傳奇:白卷英雄到億萬富翁。惹來很多的非議。張鐵生說:我只想成為普通人,努力幹事業,不是為了證明什麽,而是積累成為普通人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