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什麽是後現代主義和現代主義的區別

什麽是後現代主義和現代主義的區別

1、定義不同

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源自現代主義但又反叛現代主義,是對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剝奪人的主體性和感覺豐富性的整體性、中心性、同壹性等思維方式的批判與解構,

也是對西方傳統哲學的本質主義、基礎主義、“形而上學的在場”、“邏各斯中心主義”等的批判與解構。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國的理查德·羅蒂(1931-2007)、法國的雅克·德裏達(1930--2004)和讓-弗郎索瓦·利奧塔(1924-1998)。

現代主義:現代主義思潮本身具有很復雜的背景,嚴格地說,現代主義不是壹個什麽流派。

2、起源不同

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西方出現的具有反西方近現代體系哲學傾向的思潮。然而,在理論上具有反傳統傾向的哲學家在現代西方的各個哲學流派中都能找到。

當代美國活躍的後現代主義者之壹格裏芬就說:“如果說後現代主義這壹詞匯在使用時可以從不同方面找到***同之處的話, 那就是,它指的是壹種廣泛的情緒,而不是壹種***同的教條———即壹種認為人類可以而且必須超越現代的情緒。”

這樣壹來,不同時期具有這種反傳統理論傾向的哲學理論流派都可歸於後現代主義,如後結構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等。

現代主義:十九世紀末興起至二十世紀中期,具有前衛特色並與傳統文藝分道揚鑣的各種文藝流派和思潮,又稱現代派。這種流派的產生有它的歷史和地域因素:現代工業的興起,湧現出壹批中產階級,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遠,冷漠,孤僻,社會變成了壹種異己的力量,

作為個體的人感到無比的孤獨。兩次世界大戰,人類歷史上出現了用人類發明的槍支彈藥屠殺自己的同類,西方的自由、博愛、人道理想的觀念被戰爭蹂躪得體無完膚,西方的文明被拋進了壹場深刻的危機之中,現代主義就在這樣的條件下誕生。

3、特征不同

後現代主義:人性化、自由化,後現代主義作為現代主義內部的逆動,是對現代主義的純理性及功能主義、尤其是國際風格的形式主義的反叛,後現代主義風格在設計中仍秉承設計以人為本的原則,強調人在技術中的主導地位,突出人機工程在設計中的應用,註重設計的人性化、自由化。

體現個性和文化內涵,後現代主義作為壹種設計思潮,反對現代主義的蒼白平庸及千篇壹律,並以浪漫主義、個人主義作為哲學基礎,推崇舒暢、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強調人性經驗在設計中的主導作用,突出設計的文化內涵。

歷史文脈的延續性,後現代主義主張繼承歷史文化傳統,強調設計的歷史文脈,在世紀末懷舊思潮的影響下,後現代主義追求傳統的典雅與現代的新穎相融合,創造出集傳統與現代,融古典與時尚於壹體的大眾設計。

矛盾性,復雜性和多元化,後現代主義以復雜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現代主義的簡潔性、單壹性。采用非傳統的混合、疊加等設計手段,以模棱兩可的緊張感取代陳直不誤的清晰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雜亂取代明確統壹,在藝術風格上,主張多元化的統壹。

現代主義:既然現代主義美術是西方進入壟斷時代以後產生的,是伴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它就不可避免地反映了這個時代政治、經濟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變革,反映了這個時代人們極其復雜、豐富的思想感情和極為深刻的哲學思考。

不同於現實主義的是,現代主義的美術在對待社會、人、自然與自我的關系上失去了平衡,關系是扭曲的。這樣,現代主義的美術家似乎是超脫社會、超脫自然的人,他們不直接描寫社會和人生(少數藝術家例外),但他們的作品影射著社會和人生,采用的語言是荒誕的、寓意的或抽象的。

在他們的作品中,可以感覺到這些藝術家表現了現代人們(包括藝術家們自己)的精神創傷和變態心理,感覺到他們對現實生活的消極、悲觀和失望的情緒,感覺到他們思想上強烈的虛無主義。

正是現代主義美術作品的這些特征,使它們具有不可忽視的社會歷史的和審美的價值。因為它們正是西方現代社會和現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寫照。

百度百科-後現代主義

百度百科-現代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