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紀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壹整塊石材,長14.7米、寬2.9米、厚1米、重103噸,鐫刻著毛澤東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背面碑心由7塊石材構成,內容為毛澤東起草、周恩來書寫的150字碑文。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決定,為了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開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 ,1958年5月1日揭幕,1961年被中華人民***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壹。
擴展資料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通過了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決議。
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隨即向全國各建築設計單位、大專院校建築系發出征選紀念碑規劃設計的通知。到1951年,就收到140多件各種形式的設計方案和設計修改方案(截止最後定案時***收到240多件)。海外華僑也積極獻計獻策,僑領陳嘉庚組織華僑繪制了圖紙,並制作了水泥柱頭模型,花費15萬多元(舊幣)運費寄給人民英雄紀念碑建造工程處。
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正式成立。該委員會主任由當時北京市委書記彭真同誌擔任,副主任由國際著名建築家梁思成同誌擔任,秘書長為薛子正。
為了體現周恩來總理關於建築紀念碑目的在於“紀念死者,鼓舞生者”的指示,1953年3月首都興建委員會從240多種設計方案中精選出8種,向專業設計人員廣泛征求意見。這8種設計方案包括:矮而分散的典型設計,高而分散的典型設計,做成三座門的設計,矩形主柱式碑形——高的典型設計,有_望臺的設計,紅墻上立碑的設計,碑頂立群像的設計和最後被采用的碑形設計。
在眾多的設計方案構思中,設計意見有較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