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6月6日,5G商用牌照正式發放;8月1日,清華發布全球首款異構融合類腦計算芯片;2020年3月10日,中國首個L3級自動駕駛量產體驗成功舉行……
中國科技全面崛起,壹件又壹件科技創舉振奮國人,向世界彰顯了我國智造的強勁實力。
近年來“科技創新”屢屢被提及,成為各行各業的熱詞,全國上下都非常重視。
這是因為我們過去曾在此吃過不少虧。中興通訊事件的警示和教訓告誡我們,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規模做到再大,也會受制於人,壹旦被卡,支柱企業也會瞬間破產倒閉。
不想受制於人,只能堅持創新,實現技術突破。在這方面,長安汽車是中國汽車業的領跑者。
自動駕駛汽車——大國競爭的未來制高點
汽車是大工業時代,人類生活與工業結合的尖峰,過去壹百年,角逐於舞臺中央的是歐美發達國家。但接下來的壹百年,自動駕駛汽車,是大國競爭的未來制高點,在個領域,中國人追上來了!
2020年3月10日下午5點,長安汽車在重慶舉行以“未來科技?量產先行”為主題的中國首個L3級自動駕駛量產體驗,並在開放路段進行網上直播。
據介紹,此次活動是在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的指引下,由重慶市政府與長安汽車***同舉辦的國內首次實踐,進壹步奠定了重慶市在全國智能化汽車應用方面的領先地位,對於重慶市打造智慧交通,建設智慧城市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活動當天,重慶市兩江新區領導向長安汽車頒發了重慶市車檢院認證證書,祝賀長安汽車L3級自動駕駛系統通過認證。
從直播現場可以看到,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參與了試乘,搭載L3級自動駕駛的車輛是不久前才首發亮相的UNI-T。在車如流水的結構化道路行駛時,駕駛員沒扶方向盤,在時速低於40km/h下,駕駛員雙眼甚至不用看路。當後方車輛發生變道超車、加塞等行為,自動駕駛汽車也能應對自如。
根據3月9日工信部在官網掛出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稿顯示,駕駛自動化分成0~5級,其中L3級自動駕駛技術能有條件的實現自動試駕,是“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的分水嶺。
▲據了解,《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是中國首個自動駕駛分級國家標準,是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的基礎類標準之壹,將為我國後續自動駕駛相關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的出臺提供支撐。該國家標準由長安汽車牽頭制定,體現了長安汽車在智能化自動駕駛方面的卓越貢獻和領軍者地位。
中國首個L3級自動駕駛量產體驗成功舉行,意味著部分駕駛責任首次由人轉向自動駕駛系統,標誌著中國汽車行業進入了自動駕駛新時代。對用戶來說,L3級自動駕駛將使用戶的註意力從擁堵路況中得到解放,將擁堵工況下所浪費的時間重新還給用戶。
據了解,此次對外展示的L3級自動駕駛技術,是由長安汽車自主開發完成,對所有系統的算法擁有全部知識產權。
▲長安汽車L3級自動駕駛技術能實現在特定的電子圍欄內(包括典型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在交通擁堵場景下,長時間脫腳、脫手、脫眼,直至系統提醒接管,最高可支持的車速為40km/h(系統根據周圍環境安全風險動態調整交通擁堵自動駕駛最高車速,最高可支持40km/h車速),若用戶在提醒接管後仍不接管,則執行風險減緩策略,減速停車。
自動駕駛汽車就像壹位敏感的旅行者,擁有著最靈敏的感應,收集著路上所有的信息,甚至對每壹個微小的細節,都不錯過。
長安汽車L3級自動駕駛系統配置相當先進,感知範圍覆蓋3個360度車外環境感知,整合3種不同物理特性的傳感系統,其中前方實現5重感知冗余,最大探測距離大於200米,測量精度可達10厘米。
采用5個毫米波雷達、6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作為主要傳感器,可有效識別車輛駕駛環境中的車輛、行人、騎行者等多種目標和障礙物,同時可感知駕駛員的視野、疲勞等狀態,為自動駕駛系統智能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同時可以有效識別車道線、護欄、交通標識牌等信息,結合高精度地圖和ADAS地圖的道路信息,最高可實時獲取8公裏範圍內的道路信息,實現車道級高精定位和精準路徑規劃,可有效確保自動駕駛任務的準確性。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產生疑問,L3級自動駕駛已經不是新鮮事物,百度李彥宏早在2017年就在北京演示過,長安汽車這次的亮點在哪?
亮點在“量產”兩字。
其實早在2016年,長安汽車已基本實現L3級自動駕駛技術,並成為我國首個2000km自動駕駛長距離測試的車企。但是要達到L3級自動駕駛量產,還需要不斷的測試。
負責自動駕駛領域研發的工程師不只壹次跟我說過,做壹臺測試用的樣車很容易,但是妳要把它真正變成壹個能量產的汽車,樣車只是工作量的5%。
自動駕駛量產不僅要算法先進,穩定性和壹致性也要達到要求。交給用戶的智能汽車,必須百分百安全可靠。
據悉,在仿真環境下,長安汽車做了壹萬多個場景測試,在試驗車內做了200多個場景的匹配和測試,最後上真實道路繼續測試。目前為止,累計已做了5000萬公裏測試裏程,相當於繞了地球赤道1250圈。
長安汽車之所以十分註重安全,也與汽車的使用條件息息相關。日曬雨淋、嚴寒酷暑,長途則高轉高荷數晝夜,日常則低擋低速幾個鐘!沒有哪種商品使用條件比汽車更復雜、更惡劣。
另外,汽車還直接關乎用戶的生命安全,其難度完全是電視、手機、空調、電腦所不可同日而語的,手機死機了,可以關機重啟,汽車在行駛中如果突然宕機了,重啟的可能就是生命了。
所以2016年實現L3級自動駕駛技術後,長安汽車仍花了4年時間做各種各樣的測試驗證,壹項項地排除不確定性的因素。
現在L3級自動駕駛量產體驗成功,意味著中國自動駕駛時代正在到來。在智能化領域,長安汽車已完成從跟隨者到領跑者的角色轉變。
為什麽世界強國都在重視自動駕駛?
5G時代來臨了!
根據高通在舊金山進行的網絡模擬實驗,5G網絡的下行速率均值達到了1.4Gbps,相比於4G網絡71Mbps的均值速率實現近20倍的增益,而時延均值也從115毫秒降至4.9毫秒,響應提速近23倍。
這不僅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速度和延遲突破了壹個閾值!
當壹輛汽車時速開到180公裏時,1秒的延遲就是50米,高延遲的4G時代,打個手遊都擔心斷線,但在低延遲的5G時代的自動駕駛,汽車卻可以做到安全平穩的行駛,可以代替人類,做很多人類不擅長做的事情,甚至還會誕生出現新的產業。
在5G時代下,自動駕駛,將在未來改變整個汽車產業!
春江水暖鴨先知,所以近年來寶馬、福特、長安等車企,紛紛對外宣布將從傳統的汽車制造企業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
5G時代,萬物互聯,中國作為全球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國度,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下,勢必會最快誕生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屆時,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成功,勢必對歐美等傳統汽車強國實現真正的趕超。
因此,研發自動駕駛,並非是長安在炫富,這是長安為了下壹個階段更激烈競爭的壹次戰略投資,也是長安為未來汽車市場競爭設立了新的準入門檻,更是中國人改變汽車行業遊戲規則的壹次重要的契機。
而且從國家層面看,這也是國家建設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汽車強國的重大舉措。從科技創新的角度看,更是中國科技強國,科技創新,重大機遇。
在汽車智能化方面,長安汽車有著深遠的布局
讓人類的交通出行,更智能,更安全,這壹條路,長安汽車已經走過了10年。
早在2009年,長安已經意識到了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要性,並開始了自動駕駛的整體布局和規劃,開始組建團隊,立項研發自動駕駛汽車。
2011年基於誌翔平臺開發了前碰撞預警、車道偏離報警等功能原型;
2013年基於逸動平臺開發了自適應巡航控制、自動緊急制動等功能原型;
2015年基於CS35平臺開發出具備自動泊車、高速自動駕駛、自動換道等功能的自動駕駛樣車;
2016年,長安汽車成為首個實現2000km無人駕駛長距離測試的車企;
2018年,長安汽車實現L2?級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APA4.0全自動泊車的國內量產首發;2019年,長安汽車實現APA5.0全自動遙控泊車系統行業首發量產,實現壹鍵遙控,泊車無憂。
截至目前,長安汽車已掌握200余項智能化核心技術,70余項智能化功能在量產車型上搭載,其中21項以上為國內首發。
▲2019年7月,新壹代L4級自動駕駛技術亮相重慶仙桃大數據谷,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約車。長安汽車成為首個實現L4級自動駕駛開放式公***道路示範運營的中國車企。
自動駕駛領域,長安汽車先後實現中國品牌的“七個第壹”:
第壹個實現2000公裏無人駕駛長距離測試、第壹個實現自動駕駛核心技術APA4.0量產、第壹個實現APA6.0高級別自動泊車功能、第壹個實現自動駕駛核心技術IACC量產、中國唯壹壹家獲得中美兩地智能汽車上路測試牌照的中國汽車企業、第壹個L4?自動駕駛公開展示(福州數字中國峰會)。第壹個在國內率先實現半開放園區L4?示範運營,提供最後壹公裏出行方案。第壹個在國內進行L3?級自動駕駛量產技術測試。
此外,2018?年55輛長安汽車還創下全球首次“最大規模的自動駕駛車巡遊”吉尼斯世界紀錄榮譽,締造中國品牌傳奇歷史。
可見,長安汽車成為中國首個L3級自動駕駛量產體驗成功的企業,絕對不是偶然!
值得壹提的還有,日內瓦車展取消後,打亂了車企們的產品規劃,為了保證戰略布局的持續推進,各大車企緊急啟動直播方式進行發布,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形式,讓寶馬、奔馳、大眾等直播現場紛紛翻車,新營銷模式下顯得不熟練。然而以長安汽車為首的中國品牌,卻把直播玩得遊刃有余,在短時間內就為用戶呈現了壹場精彩紛呈的新品亮相直播,點贊產品實力同時也不得不點贊中國品牌廣告人才的軟實力。用互聯網時代下用戶喜聞樂見的語言和畫面,以受眾能聽得進去並且直擊痛點的內容,把產品的各種亮點巧妙地傳達了出來。
文?|?李健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