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2007年執業醫師考試考點精析(內科)五十

2007年執業醫師考試考點精析(內科)五十

第五十章 細菌感染

第壹節 傷 寒

考綱要求

1.病原學及流行病學:傳染源、傳播途徑、人群易感性。

2.病理解剖特點。

3.臨床表現:典型傷寒的四期臨床表現及主要並發癥。

4.實驗室檢查:血象、培養及肥達氏實驗在傷寒診斷中的意義。

5.治療原則:病原治療。

考點縱覽

1.明確傷寒流行病學特點。

2.傷寒發病第三周壞死組織脫落形成潰瘍易引起腸出血、腸穿孔。

3.典型傷寒的四期臨床表現及主要並發癥:腸出血、腸穿孔。

4.傷寒桿菌培養的臨床意義。

5.傷寒桿菌抗原抗體系統及診斷意義。

6.傷寒治療首選藥物為喹諾酮類藥物。

歷年考題點津

1.男,22歲,民工,近4天來發熱、頭暈、頭痛、食欲減退。體檢皮膚有少量散在淡紅色斑丘疹,脾於側位肋下1cm.外斐反應,變形桿菌ox19凝集試驗陽性。本例的診斷為

a.傷寒

b.地方性斑疹傷寒

c.感冒

d.流行性出血熱

e.猩紅熱

答案:b

試題點評:據外裴反應、變形桿菌ox19凝集試驗陽性可初步診斷斑疹傷寒,因該患者斑丘疹較少,故考慮地方性斑疹傷寒。

2.21歲,男性,持續發熱,腹瀉壹周,2~3次/日,便中有粘液,右下腹隱痛,頭疼、惡心,吐壹次,伴食欲不振。體檢:t39℃,神誌清,表情淡漠,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末梢血wbc 2.9×109/l,n 0.80,l0.20,糞便常規檢查wbc(+),rbc少許,未見蟲卵,糞便培養無致病菌生長,此階段該病例確診最關鍵的檢查為

a.骨髓穿刺常規檢查

b.血培養致病菌

c.肥達反應

d.糞便檢查阿米巴原蟲

e.糞便細菌培養

答案:b

試題點評:被病人考慮為傷寒,病程1周時血培養陽性率可達90%,而血清中各種相應抗體的凝集效價壹般自病程第2周始方逐漸增加,故此階段應選b。

3.患者張某,疑似傷寒入院,兩次取血做肥達反應的結果如下:入院後第四天結果,th 1:80,to 1:80,ta、tb、tc1.40;入院後第十二天,th、to 1:320,ta、tb、tc 1:40,可診斷為

a.傷寒

b.甲型副傷寒

c.乙型副傷寒

d.沙門菌早期感染

e.回憶反應

答案:a

試題點評:血清特異性,抗體陽性,肥達反應“o”抗體凝集效價≥1:80;“h”抗體≥1:160,恢復期增高4倍以上,即可確診傷寒。?[醫 學教 育網 搜集 整理]

4.傷寒患者最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變部位是在

a.回腸末端

b.升結腸

c.乙狀結腸

d.肝、脾

e.心、腦

答案:a

5.男性,5歲,持續發熱15天,體溫39~39.5℃,伴腹瀉每日3~5次。體檢:神萎,心率72次/分,肝右肋下2cm,脾肋下1.5cm,血常規檢查:wbc3.0×109/l,中性粒細胞60%,淋巴細胞40%,嗜酸粒細胞0,alt 200u/l,血清抗-hbs陽性。該病例最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乙型肝炎

b.傷寒

c.鉤端螺旋體病

d.急性血吸蟲病

e.急性細菌性痢疾

答案:b

試題點評:稽留熱,相對緩脈,肝脾腫大,血白細胞低均是傷寒的特點。

6.男性,16歲,發熱10天伴食欲減退,軟弱。體檢,體溫39.6℃,脈搏74次/分,肝肋下2.0cm,脾肋下1.0cm.wbc 2.6×109/l;n0.85,l 0.14,嗜酸粒細胞0.01,臨床上擬診為傷寒,為確定診斷對該患者應首選下列哪壹種培養

a.糞便培養

b.血培養

c.尿液培養

d.膽汁培養

e.肥達氏反應

答案:b

試題點評:血培養於病程1周時陽性率可達 90%;尿培養及便培養第3~4周陽性率最高,肥達反應第2周起滴度才增加。

(7~8題***用題幹)

女性,30歲,持續發熱10天,體溫呈稽留熱。體檢:精神萎靡,反應淡漠,體溫39.5℃,心率76次/分,脈率70次/分,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wbc1.4×109/l,n 0.40,l 0.60,肥達反應o 1:80(+),h 1:160(+),alt 180u/l,總膽紅素22.2μmol/l,hbsag蔭性。

7.該病例最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黃疸性肝炎

b.鉤端螺旋體病

c.傷寒合並中毒性肝炎

d.病毒性肝炎合並膽道感染

e.傷寒

答案:c

試題點評:患者為典型傷寒癥狀,於病程第1周後出現肝功異常,且hbsag(-),排除病毒性肝炎最常見的類型乙肝,因此考慮存在中毒性肝炎。

8.為確定診斷應進行檢查的項目是

a.血培養

b.甲肝病毒抗體

c.戊肝病毒抗體

d.丙肝病毒抗體

e.糞便培養

答案:a

試題點評:見本章節第6題。

9.壹傷寒患者經治療後體溫漸降,但未降至正常,此後體溫再次升高,血培養陽性,屬於

a.復發

b.再燃

c.重復感染

d.混合感染

e.再感染

答案:b

(10~13題***用題幹)

男性,22歲,既往有hbsag陽性史。10天前無誘因發燒,體溫逐漸上升,波動於37.5~39℃,近3天體溫持續在38.5~39.5℃不降,伴有食欲不振、乏力、腹脹及尿黃。查體:t39.5℃,p 88次/分,bp110/70mmhg,神清,表情淡漠,未見皮疹,鞏膜輕度黃染,心肺未見異常,腹軟,右下腹壓痛(+),肝右肋下2cm,脾未觸及,肝濁音區不小,移動性濁音蔭性,雙下肢無浮腫。化驗:wbc3.5×109/l,n 60%, l 40%,血hbsag(+),抗hav-igg(+)。

10.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輕度

b.病毒性肝炎,甲型,急性黃疸型,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

c.傷寒,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黃疸型

d.傷寒,病毒性肝炎,甲型,亞急性重型

e.傷寒,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

答案:e

試題點評:igg持續時間較長,不能據此抗體診斷甲肝。該病人有稽留熱,表情淡漠,右下腹壓痛,白細胞減低,應考慮存在傷寒。因此應選e。

11.為確診該病例,首選的檢查是

a.肝功化驗

b.肝炎病毒血清學

c.血培養

d.肥達反應

e.肝膽脾彩超

答案:c

12.病人治療的首選方案是

a.臥床休息,保肝治療

b.臥床休息避免用肝損傷藥物,戒酒

c.用激素退熱,減輕中毒癥狀

d.用喹諾酮類藥物進行病原治療

e.用幹擾素治療

答案:d

試題點評:喹諾酮類藥物為傷寒首選藥物。

13.該患者可能發生的嚴重並發癥是

a.心包炎

b.急性膽囊炎

c.腸出血、腸穿孔

d.支氣管肺炎

e.肝昏迷

答案:c

試題點評:a、b、d、e均非傷寒並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