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高考閱卷老師擔負著為國選材的重任,因此,必須按作文題的各方面的要求,嚴格審閱。我們常見平時寫作不錯的同學,考試作文卻得不了高分。這是為什麽呢?因為考試作文,壹是必須要加壹定的限制,評卷才有***同的標準,才能顯示“公平公正”的原則。二是要設“陷阱”,這樣才能反應考生的思辯能力。老師評卷時,還要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對“中心、內容、語言、書寫、卷面、標點符號、字數”等提出具體判分要求,這樣才能規範操作,做到“壹把尺子量到底”。壹般來講,壹個人平時作文的水平和考試作文應是壹致的。但如果不註意考試作文的特定要求,不按要求來寫,隨心所欲“自由抒發”,評閱老師按“規則”評判,是手下無情的。
其次,高考閱卷老師大多是中學語文老師,他們經過幾年甚或幾十年的文學熏陶,有豐厚的人文素養和文化積澱,有高雅的審美情趣,有敏銳的感知能力。閱作文,常會“聞弦歌而知雅意”,主觀情感傾向濃。那些格調粗俗、內容乏味的文章是得不到閱卷老師青睞的。
再次,高考閱卷時間緊,任務重,又是在天氣炎熱的夏季,老師難免疲憊、困倦。不按要求,亂寫壹氣的文章,會讓老師更添煩躁。
二、著意表現
著意表現,是體諒老師的辛苦;著意表現,是向老師表示友好;著意表現,是向老師傳達自己內心的追求;著意表現,是考生自己有教養的體現;著意表現,是素未謀面的師生之間的人文關懷……
(壹)讓清晰的思路順暢老師的頭腦
參加高考,作文首先壹定要審準題意。仔細讀題,看清要求,弄懂出題者“陷阱”中的暗設機關。再理清思路,迅速構思,寫出切合題意、思路流暢的文章。評卷老師先要讀得懂妳的文章,然後才談得上審美。通過妳的作文來評判妳的認知(對“材料”的理解)能力,思辨(對“文題”或“話題”的把握)能力,思維品質(立意、情感)以及語言、修辭、標點、書寫等語文的綜合素養。
(二)讓閃亮的標題激發老師的熱情。
話題作文壹般都有“三自”的要求:“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自選”,這裏只談“題目自擬”。
我們知道,“題”的本義是人的額頭,“目”的本義是人的眼睛。“眉頭壹皺,計上心來”是“智慧”的象征,“眉頭舒展,眉頭緊鎖”是“感情”的表露;而“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就是說,用眼睛表達思想。這樣說來,壹篇文章必須有題目,而且題目應該高度概括自己文章的內容,隱含自己文章的思想感情。擬題在用語上“含金量”要高、有文采,盡量做到典雅、含蓄而優美,讓閱卷老師的眼球停在妳題目上的瞬間而對妳文章已有了八分美感,十分認同。比如壹些優秀的標題:《掀起妳的蓋頭來》《沒有了妖魔的取經之路》《山水人文看華夏》《壹曲紅樓,萬聲嘆息》《臉中窺世界》《輕松起跑》《尋找金子發光處》《意外花開在情理枝頭》《永遠的蘇武》《菊花、烈酒》《悲中行》……
這些優秀的標題,都有壹個***點:用語精練,簡單明了;壹般限在8個字內;能概括文章內容,點明話題中心;文采斐然,讀有美感。看到這樣的標題,老師能不產生讀下去的欲望嗎?
當然,考場上壹時想不出優美題目,如果話題能作題目的就以話題作標題,舍其美而求其次。切忌無題,因為要求“自擬標題”,沒有標題是要硬扣分的。
(三)讓漂亮的卷面炫亮老師的眼睛
字是文人的臉。卷面整潔,書寫規範,字體漂亮,會讓閱卷的老師眼睛大放光彩,心裏也會舒舒服服的。他(她)會感覺到妳平時的刻苦努力,他(她)會認同妳的過硬的語文基本功,他(她)會內心裏把妳當做得意門生,他(她)會視妳為知己,他(她)會默默地猜妳是男是女,他(她)會原諒妳的個別錯別字……總之,他(她)喜歡妳了,能不打個好印象分嗎?
(四)讓優美的語言凝聚老師的視線
壹般說來,壹位老師閱壹篇作文,用時壹分鐘左右。這麽短的時間,能讀好妳的作文嗎?妳得努力啊!妳語言優美,字字有情,閱卷老師就會情動於衷,因賞識妳的語言功底而讀完妳的文章。因此,用優美的語言凝聚老師的視線吧!寫作時做到以下幾點。第壹,開筆蓄勢,顯示才氣。第壹段要出彩,寫出“鳳頭”,高而亮麗。高:立意高,點題準。亮麗:引用、排比、比喻等修辭,顯示出語言功底。第二,語言活潑,顯示活氣。正當花季,書生年華,應活潑可愛、生氣勃勃、積極向上。作文的語言應該活氣橫溢,或幽默風趣或富含哲理。這樣,讀妳的文章,閱卷老師眼前就仿佛有壹個活力十足而又比較成熟的形象,就樂於與妳接觸,想讀完妳的文章,進壹步地認識妳。讀完妳的文章,閱卷老師沈浸在美感之中,即使挑剔出妳有壹兩個錯字,或不規範的標點符號,他也會覺得那是“美人痣”壹顆,忽略不計。
(五)讓高格的立意陶醉老師的心靈
“動人心者,莫先乎情”,語文閱卷老師文人味濃。直接或間接地閱人閱事多了,容易觸發聯想,容易感動。再說,寫作應是作者飽蘸著自己的心血和膽汁而成的。作文走上人生之路,也就走上高格之路了。萬水千山總是情,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寫感動著我們的世界,展示美與人生,展示人性的光輝。讓老師的心靈陶醉於美好的境界之中,與妳產生***鳴,進而賞識妳,成就妳。當然,這要靠平時多下功夫。對歷史典故、風物人情、格言警句,記得熟,用得好;對人們熟知的事例,要敢於翻新創意,而恰到好處地鍛鑄出妳的思想。有了思想,妳的作文就活了。妳與老師談風月,談愛與美,談理想,談人生。老師是很樂於感應的。
常言說: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我覺得,稍加留意以上這些細節,與閱卷老師真誠溝通,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