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畫像(20張)上官婉兒,唐代名臣上官儀之孫女,祖父和父親被害時始出生。因母親鄭氏是太常少卿鄭休遠之姊,母女才得免死,被配入皇宮內庭。上官婉兒是陜州人,其曾祖上官弘為隋江都官鹽移居揚州. 上官婉兒自幼才思敏捷,詩詞出眾,其詩詞風格多與祖父上官儀相似,並將祖父綺麗浮艷的“上官體”發揚光大,壹時名流多集其門。 14歲就為武則天掌詔命,參與政事,是武則天文筆上的得力助手。上官婉兒本與武則天有殺父之仇,因看武則天政績顯著,深得當時中下層官吏的擁護,便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唐中宗李顯在位時被封為昭容,她代朝庭評品天下詩文。唐景龍四年(公元710年)臨淄王李隆基(後為玄宗)發動政變,起兵誅討韋皇後及其黨羽,上官婉兒被李隆基命與韋皇後壹並處斬,年僅46歲。 後人稱其為“巾幗首相”。
上官婉兒畫像2(18張)開元初(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又褒揚她的文章,指令收集上官婉兒的著作,編錄文集20卷,叫大手筆燕國公張說(悅)為其題篇作序。序中稱上官婉兒“風雅之聲,流於來葉”,對其文其人評價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