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中國平安人壽發起人有哪些

中國平安人壽發起人有哪些

中國平安於1988年5月21日,由中國工商銀行和招商局分別出資51%和49%的平安保險在深圳發起成立。1989年,平安成立員工風險基金,名為讓員工持有部分股權,與企業“壹榮俱榮,壹損俱損”。由於國家政策變化的緣故,1992年更名為職工合股基金公司,1996年再度更名為新豪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1993年,國際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連袂入股平安,各持有5.56%的股權。隨即,平安在全國範圍內以每股6元的價格進行私募入股,使股東數量激增至70多家。1997年,平安實行股份制改造,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深圳市財政局開始進入公眾視野,與工行、招商局和新豪時壹道作為五大發起人。深圳市財政局的入股背景是,當時政策尚允許投資金融業,而深圳市也看到平安的發展潛力,因此曾數次向平安要求入股,但是遭到平安的拒絕。隨著公司發展到壹定規模並遷入深圳市中心後,平安對當地支持的依賴之處越來越多,也就同意深圳市財政局入股約5.2%。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的加盟則是由招商局牽線。兩家公司當時同歸交通部管轄,也就隨著招商局壹同加入平安,並將中遠集團許多保險業務(包括船舶、貨物保險等)給了平安。此時,工行與招商局的持股額最高,估計均在15%左右;高盛、摩根士丹利也同時增持股權至7.63%。

1999年,工行因國家政策要求退出金融業,將全部股權悉數轉讓給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

2002年前後,中遠集團和招商局亦分別出售了其持有的9.9%和14%的股權,至此,三大發起人全部退出平安保險。

2002年10月,匯豐斥6億美元參股平安10%,成為第二大股東。而此時,平安保險的第三大股東換成了江南實業。平安方面的解釋稱,江南實業與新豪時同屬員工持股機構,實際最終控股股東分別為平安保險工會、平安證券工會和平安信托工會。員工持股計劃分別持有江南實業和新豪時69.11%和98.15%的股權。兩家自然人控股的企業——源信行投資與寶華集團此時也分別進入平安,分別持有7.7%和6.74%的股權。而江南實業與新豪時***計持有平安17.61%的股權。

2003年,平安最大股東、持股16.09%的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出於符合保險業單壹股東持股不超過10%的政策法規及深圳市國企戰略重組的需要,在深圳市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8800萬股,約合平安總股本的3.6%。當時的買家是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從平安上市招股書的披露看,這部分股權已經轉讓,使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股權在上市前下降至12.49%。同樣是出於深圳市國企戰略重組的需要,持股6.93%的深圳市財政局也將股權全部轉讓給了國資背景的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

截止目前中國的平安十大股東分別為:

1、匯豐保險控股有限公司 7.82%

2、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 7.76%

3、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6.08%

4、源信行投資有限公司 4.8%

5、林芝新豪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4.03%

6、林芝景傲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3.46%

7、深業集團有限公司 2.27%

8、深圳市武新裕福實業有限公司 2.22%

9、工布江達江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1.76%

10、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