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中國應用管理會計的商業案例有哪些?

中國應用管理會計的商業案例有哪些?

1.成立全國管理會計協會,組織全國管理會計學術和理論研究。

美國於1972成立了獨立的管理會計協會,不久英國也成立了類似的協會,並分別出版了管理會計月刊,促進了管理會計理論的研究。作者建議中國也應盡快成立全國管理會計協會。這個協會由會計師、工程師和部分企業管理人員組成,負責組織全國管理會計工作和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協會可以每年舉行壹次年會和學術研討會,並出版會議記錄。如果管理會計協會在我國成立並能積極有效地開展工作,必將對我國管理會計和學術研究的發展以及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發揮重要作用。

2 .鼓勵中小企業利用計算機網絡收集管理會計所需的信息,開展管理會計工作。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約有800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1]大多數中小企業由於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後,很難進行管理會計。現在已經進入信息時代,經濟的信息化和全球化促進了世界經濟的壹體化和新經濟的形成。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世界著名經濟學家蒙代爾教授說:“以信息平等為特征的新經濟的出現,給那些貧窮、偏遠、被遺棄的國家帶來了飛越的機會。”[2]在新經濟下,網絡系統低成本地提供市場、經濟、科技、管理等各種信息,對於中小企業,尤其是相對偏遠落後地區的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來說是絕對必要的。因此,筆者建議有關部門應積極鼓勵和推動中小企業利用計算機網絡收集信息,督促企業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逐步開展管理會計工作。

3.有條件的大型企業和中型企業可以通過網絡連接,實行管理國際化。

管理的國際化使企業結構處於壹種扁平化的分布和網絡化的組織結構狀態,能夠調動各類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壹個企業的Intranet和數據庫可以使所有企業單位獲得所需的信息,在企業管理決策中發揮作用。由於企業決策是在管理會計、設計、制造等各個部門人員的參與下進行的,因此可以充分調動企業中各級各類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企業決策的科學化水平。在企業內部,網絡已經成為企業生產、營銷、服務、購物、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人事、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物資、檔案和數據管理以及與子公司、合作夥伴和代理商聯系的主要媒介和實施場所。企業可以通過網絡實施企業管理集成。例如,企業的產品設計不僅涉及管理會計、設計師和制造商,世界各地的客戶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參與設計自己所需功能、結構和形狀的產品(這是海爾公司多年來的做法,深受客戶歡迎)。在產品銷售中,企業可以通過網絡與供應商實時保持密切聯系,不僅可以實現成品和原材料的零庫存,增加時效性,還可以降低庫存成本。在產品運輸上,音樂、信息等數字產品可以直接在線運輸,降低運輸成本。國際電子商務,即無紙化貿易,也可以在網上實現。具有快速、高效、準確、低成本的特點,具有改善企業管理、加強與貿易夥伴關系、提高國內外競爭力的作用。貿易方式的信息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管理會計可以通過網絡收集國內外市場、經濟、財務、技術、管理、物流、人才等各種信息,並將信息整理分析,供企業領導和管理者及自身工作使用;還可以在網上了解各部門(含子公司)、各崗位的人員或單位對企業生產、庫存、銷售的量化指標和技術指標的執行和完成情況,進行實時監督,確保企業規章制度、任務和指標的完成。在企業管理整合方面,值得推薦海爾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方法。

管理國際化是基於經濟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壹種新的管理體系。它的作用比管理會計更大,應用範圍更廣。雖然管理的國際化為管理會計的發展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和更多的信息功能,但它永遠無法取代管理會計。比如,企業開發設計壹個新產品,需要工程師和管理會計根據產品的功能質量要求,對每個結構和部件的功能、成本、質量和價值進行分析,使產品的功能、成本和質量的整體效果和價值接近1。每個分析工作都很具體,使用的分析計算方法也不壹樣。作者在實際工作中創造了價值工程、全面質量管理和系統工程的綜合分析方法,可供管理會計和工程技術人員應用。

4.加強管理會計理論建設,提高我國管理會計水平。

建立完善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首先要處理好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和矛盾。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都研究企業的價值運動。財務會計的對象是過去的價值運動,而管理會計的對象是未來的價值運動。管理會計來源於財務會計,兩者相互支持,相互協調,各司其職,為企業決策部門服務。但在分工上,財務會計通過信息系統向企業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相關的財務會計信息,服務於社會的各個相關方面;管理會計則是將信息系統生成的相關管理信息提供給企業管理的決策者和執行者,在企業管理決策和經營中起著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由於管理會計是基於企業管理的需要,為企業管理者正確做出最優管理決策提供主要依據,因此管理會計必須有自己獨立的理論體系。壹方面,可以吸收大量的高等數學、數理統計等技術方法,不斷將其融入管理會計的概念體系,使之系統化;另壹方面,成立專門的管理會計研究機構對其進行規範;還可以出版大量的管理會計書刊,拓展高校管理會計的教學領域,面向全社會組織管理會計的資格考試和認證等等,使我國管理會計的研究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在管理會計理論研究中,需要會計理論和實務工作者聯手攻關,形成理論研究者、實務使用者、企業決策者、教育者和研究者共同推動和發展管理會計理論研究的趨勢,打造中國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

既要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管理會計的新理論、新方法,又要總結和完善我國過去行之有效的管理會計的相關經驗和方法,如50年代初實行的廠、車間、班組三級核算。60年代初實行的工廠計劃價格和資金的分級管理;20世紀70年代大慶油田內部結算:上世紀80年代,吉林省實行廠內銀行和首鋼“保、保、核”;90年代,邯鋼集團推行“市場模擬,成本否決”等等。對於這些既適合中國國情又有價值的成功經驗,理論研究者應該認真總結並上升為理論,以豐富我國管理會計的內涵。其他如加快我國管理會計電算化的步伐,加強管理會計人員的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都是當前開展管理會計工作的迫切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