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1842年
英國
根本原因:迫切要求打開中國的門戶
主觀原因:清朝腐敗,落後
導火線:林則徐虎門硝煙
結果:簽定《南京條約》(1842年):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稅款,中國需同英國商定。
危害:割地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賠款加重了農民的負擔;通商有利於外國資本主義商品輸出;議稅使中國的貿易主權受限制。
影響:使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1860年
英法主兇
美俄幫兇
根本原因:進壹步打開中國的市場
導火線:亞羅號事件(英)
馬神甫被殺案(法)
結果:與英法分別簽定《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罪行:火燒圓明園;沙俄侵占我國領土壹百五十萬平方公裏。
影響:進壹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俄國侵略新疆
1876—1881年
浩罕國
阿古柏
英俄支持
根本原因:分裂中國,打開中國西部門戶
結果:19世紀80年代,中俄簽約,中國收回伊犁,但俄國割占了中國西部的壹塊領土,並索取大量賠款。
4.甲午中日戰爭
1894—1895年
日本
根本原因:日本蓄謀侵略中國
直接原因:朝鮮東學黨起義
結果: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定《馬關條約》(1895年):
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增辟通商口岸等。
危害:割地進壹步破壞中國的領土主權,刺激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賠款大大加重農民負擔,清舉借外債,使列強控制中國經濟命脈;允許日本在華開設工廠,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增開通商口岸使帝國主義勢力深入內地。
影響: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5.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0—1901`年
英美俄日法德意奧
根本原因:進壹步侵略瓜分中國
導火線:義和團運動
結果:李鴻章(清)與英美俄日法德意奧比西荷簽定《辛醜條約》(1901年):
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派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許中國人居住。
影響(危害):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沈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