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夜放花千樹出自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是南宋詩人辛棄疾著名的詞《青玉案-元夕》中的第壹句,全文為: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東風夜放花千樹說的是東風吹來,仿佛把樹給吹開了花,但其實是人們在街面上裝飾的火樹銀花。各種燈光在夜空中綻放,跟星星墜落壹樣。那些裝飾豪華的車駕在路上穿行,各種精美的樂器在彈奏音樂,美酒佳釀敞開了吃喝,唱戲的、跳舞的、熱鬧非凡。
這首詞在所有寫上元節的詩文中,堪稱第壹,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至今仍被大量傳頌。它描寫了南宋都城上元夜的熱鬧景象,極盡繁華,但跟當時南宋所處的政治和軍事環境又形成了鮮明對比。
上元節就是元宵節,是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是古代最重要的節日之壹,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壹系列傳統民俗活動。在我國的傳統節日中,有“三元”的說法,分別是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
上元節是新年的第壹個月圓之夜,是整個壹年的開始,無論是在祭祀還是其它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東風夜放花千樹”形容的就是上元節,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元宵節。
不過,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元宵節又不是法定假日,學生也都開學了,節日氛圍相對淡化,但在很多地方還保留著傳統的節日習慣,比如放花燈、舞獅子、踩高蹺,等等。壹般人家在這天也會煮幾個元宵或者湯圓吃吃,然後放幾個孔明燈,多少也有個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