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這份重磅文件,透露新時代財稅改革任務,涉及房地產稅
新時代財稅改革任務進壹步清晰,這包括跟老百姓密切相關的房地產稅、個人所得稅改革等。 中***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 (下稱《意見》),其中對全面深化改革中排頭兵“財稅改革”有了新部署,要求加快建立現代財稅制度。 對於老百姓最關心的稅制改革,此次《意見》著重提了三個稅種改革:研究將部分品目消費稅征收環節後移,建立和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其實,與老百姓房子密切相關的房地產稅,早已列入全國人大立法計劃中。目前該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會同財政部還在研究起草中。由於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房地產稅“穩妥推進”是官方近些年的慣常提法。 近日多位財稅法專家對第壹財經分析,房地產稅立法較為復雜,需要考慮社會***識、納稅人承受能力等多種因素擇時推出。在疫情當下,今年房地產稅提交全國人大審議並公開征求意見的可能性很小。 隨著去年個稅改革全面啟動,包括工資薪金在內的四項收入納入綜合所得,意味著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制度。當然,這項改革只是剛剛開始,還有待深化。 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曾表示,從改革的趨勢講,下壹步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改革還要進壹步推進。 “稅制經過完善以後,無論是綜合所得的範圍,還是扣除的項目,以及其他的稅收要素,都會進行相應調整,當然這有待於征管條件的改善,各方面的配套條件也應該與之相匹配。”王建凡說。 消費稅目前是我國第三大稅種,是針對特殊消費品征稅。自2013年以來,消費稅改革聚焦在稅目範圍的增減,和稅率的調整。比如普通化妝品等不再征收消費稅,成品油消費稅稅率三次上調等。當前消費稅觸及征收環節調整這壹難啃的骨頭。 此前國務院文件明確,按照健全地方稅體系改革要求,在征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征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征收,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具體調整品目經充分論證,逐項報批後穩步實施。先對高檔手表、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條件成熟的品目實施改革,再結合消費稅立法對其他具備條件的品目實施改革試點。 目前市場非常關註煙酒油車四大稅目的消費稅征收環節是否調整,何時調整,以及由此帶來的影響。 上海交通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樺宇曾告訴第壹財經記者,煙酒油車四大稅目是消費稅主要收入來源,未來需要評估測算四大稅目征收環節調整對各地財政收入影響、四大行業內部不同規模企業的壓力分化、稅收征管難度等,估計會分行業、分步驟推進。 前述三個稅種只是目前深化稅制改革的壹部分。《意見》還要求,完善直接稅制度並逐步提高其比重。健全地方稅體系,調整完善地方稅稅制,培育壯大地方稅稅源,穩步擴大地方稅管理權。 像前述房地產稅如果開征,將被定為地方稅種。作為中央稅種的消費稅部分稅目征管後移,在對存量部分核定基數後,增量收入也被國務院明確原則上歸屬地方。 除了稅制改革外,當前財稅體制改革中最難啃的骨頭是中央與地方財政體制改革。 《意見》要求,優化政府間事權和財權劃分,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形成穩定的各級政府事權、支出責任和財力相適應的制度。適當加強中央在知識產權保護、養老保險、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事權,減少並規範中央和地方***同事權。 目前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正在加速推進,央地權責劃分清晰,有利於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落實基本公***服務提供責任,提高基本公***服務供給效率,促進各級政府更好履職盡責。 中國政法大學施正文教授曾告訴第壹財經,知識產權涉及企業在統壹市場上公平競爭,因此中央要加強這方面事權,更好地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養老保險是基本公***服務,事關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因此需要適度加強中央事權。為打好防汙染攻堅戰,在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加強中央事權,可以提升環保治理效果。 《意見》還提出,要完善標準科學、規範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依法構建管理規範、責任清晰、公開透明、風險可控的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強化監督問責。清理規範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剝離政府融資職能。 長期以來,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臺公司等舉借政府債務,對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舉債缺乏規模控制、融資成本高企、債務收支未納入預算、風險防控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為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2014年以來,國家出臺了包括新預算法在內的壹系列重磅法規文件。目前我國地方債風險總體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