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網絡教研:信息時代教育發展的第壹生產力】網絡信息時代

【網絡教研:信息時代教育發展的第壹生產力】網絡信息時代

嘉賓:葉平 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華澤峰 江蘇省常州市電教館館長 嘉賓:方張松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研訓室主任 周建仁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

從操作層面講,您所在地區網絡教研的開展目前達到了壹個什麽樣的程度?還有哪些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

葉平:從2004年開始,我們就以課題研究為依托,在湖北省範圍內組織了校本研究的協作攻關行動,並提出和不斷完善推進校本研究的行動策略。三年來的實踐證明,校本研究的行動策略的實施,不僅有力地促進了全省中小學校本研究的進展,而且為校本研究的網絡化帶來了發展的契機。在宏觀層面,湖北省依托“湖北教育信息網”,采取平臺與資源建設並重、以平臺建設優先的方式,打造省級遠程教科研網絡,於2005年底,分別開通了“校本研究網”和“學科教學網站群”。從總體上看,湖北省校本研究網絡化工作雖然取得了初步的進展,但仍然處於壹種低水平的狀況,沒有形成常規化和制度化。在資源整合、力量整合,特別是平臺建設方面,都亟待取得進壹步的突破。此外,由於各地區發展不平衡,也沒有形成區域整體推進的局面。

周建仁:為保障網絡教研順利進行,我們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教育局領導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大投入用於全區基礎設施建設。我們相繼推出了網絡教科研信息發布平臺,如拱墅教育論壇、拱墅教育博客、拱墅教師教育網等網站。這些平臺改變了教研員、教師的學習、工作狀態,促進了大眾教研和校本教研,積累了學科教研活動資源,形成了學科教研“成長記錄袋”。

我們感覺到在網絡教研開展上有以下壹些困難:從事網絡教研的隊伍分散,沒形成團體力量;缺乏區域網絡教研員的統壹組織、協調、指導與引領;網絡教研均為兼職,教研員缺少技術支撐,技術人員又缺乏學科能力;壹線教師工作負擔重,缺少時間和精力。

華澤峰:江蘇省常州市地區為中小學教師提供了形式多樣的信息技術應用平臺和豐富的教學資源。

平臺建設:從區域層面上搭建的平臺有:(1)常州教研網,主要為學科教研提供信息發布和交流平臺。(2)名教師工作室Blog,以名教師名字命名的、吸引同壹領域教師加入而組成的名教師工作室。我們為每壹個工作室都開辟了研修Blog,目前,已有4821篇日誌發表,回復更達到1萬多條。(3)現代教育技術Blog,這是常州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研究的專業Blog。此外,常州市電教館為每個有“十五”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的學校開辟了賬號,用於課題研究方案、過程性資料和成果的上傳。最重要的是提供專業的交流平臺,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通過網絡即時得到教育技術專家或同伴的答復,極大地激勵了課題研究的興趣。

資源建設:常州市信息化資源建設初見成效,通過自主開發、合作開發和直接采購等多種途徑,已建成市、區、校三級資源庫。常州教育城域網現擁有教育資源1500G,涵蓋各個學科的新課標資源。

下壹步我們將探索信息化資源的開發、應用、管理的有效模式,由常州市電教館牽頭,協同各轄市區電教機構建立“區域教育資源開發交流合作體”,發揮區域內部教育行政部門和師資優勢,尋求符合區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需要的數字化教育資源二度開發的技術解決方案,開發出數字化教育資源。另外,要建立區域內部基礎教育資源搜索引擎,構建基礎教育資源管理平臺和資源聯盟,提供基礎教育資源定制個性化推送服務,將區域內教育資源緊密聯結起來,以開放、***享、互助的互聯網精神,實現區域內部交流和合作。

在湖北省校本研究網絡化過程中,是如何通過網絡教研凝聚教研人員的集體智慧的?

葉平:我們認為,無論是“網上”還是“網下”推進教學研究,都必須堅持以校為本。基於網絡應用的校本研究,雖然打破了時空界限,促進了教師之間的交流,但它的基本宗旨,依然是為了促進本校發展和本校教師成長,仍然必須以解決本校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問題為主要對象。我們必須把網絡校本研究定位為“校本合作研究”。要充分發揮網絡互動的優勢,鼓勵教師樹立團隊合作研修意識,特別要強調以教師團隊合作為基礎,開展網上合作研究。每壹位教師都要學會借助團隊合作的力量,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享智慧,***同進步。

基於網絡應用的校本研究,其最重要的特點是能夠為校本研修的校際合作和區域聯動創造條件。通過網絡,不僅可以推廣不同學校教師發展的經驗,實現研修資源(包括案例、課例等)的***享;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區域內的專家資源,實現專家指導的***享;還可以在不同層次的區域範圍內,以教育教學科研部門和高校教育專家為支持,組織區域性的學校協作研究。

參與校本研究課題協作的學校,多數也都在校園網中搭建了相應的校本研究平臺,上下結合,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平臺開展研究。各校利用網絡論壇以及QQ、聊天室等即時通訊軟件,參加UC教研群,特別是以教師博客實現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研究,實現網絡資源***享和思想互聯,把全校教師組成了壹個學習***同體,通過案例研究、 教學反思 、心得交流、靈感記錄等,在分享和交流中產生新的認識,形成教師***享的新的研修資源。

如何將網絡教科研進行深入?

方張松:將網絡教科研推向深入首先要建立壹支相應的網絡教科研隊伍,特別是網絡教研員的隊伍建設,這樣壹個發展的聯盟,是網絡教科研深層次發展的基礎。其次,建立網絡教科研的制度,從機制層面上促進網絡教科研的發展,制度包括管理制度、評價制度等。再次,有豐富的網絡教科研活動形式,網絡教科研首先是網絡化方式,其次是日常的活動方式,各種方式互補***生。第四,逐步形成網絡教科研文化,網絡教科研文化主要包括空間文化、關系文化、研究與學習方式文化、規則文化等,網絡教科研文化是指網絡教科研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總和,是影響網絡和科研的壹種隱性的價值,它是網絡教科研發展的內在之本、動力之源。第五,網絡教科研要努力體現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提高質量和效益,揚長避短、克服片面性。只有不斷促進教育科學的發展,才能體現網絡教科研的先進性。

如何分享優質資源,惠及農村教育?

華澤峰:2005年,江蘇省常州地區啟動“春暉工程”,其目的是將以城區為主的優質教育資源,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農村中小學和薄弱學校提供支持。***享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信息技術教育的應用水平。同時幫助廣大農村中小學和薄弱學校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校的辦學水平,促進全市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真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葉平:為了促進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應用,在區域性推進校本研究的過程中,要整合資源和力量,依托“三網合壹”的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網等載體,動員城市學校支援農村學校,鼓勵城鄉學校以“結對”方式和組織學習***同體方式,開展基於網絡的城鄉教師互動研修,鞏固和發展農村教育,大面積提高農村教師素質。其基本策略是:利用“天網”資源,建設“地網”平臺,組織“人網”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