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都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其中赤壁之戰發生在現今湖北省鹹寧市赤壁市赤壁鎮,主要人物之間發生的壹系列諸如“周瑜打黃蓋”、“諸葛亮借東風”、“草船借箭”、“火燒連環船”等故事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
官渡之戰(公元200-公元201),簡略內容:袁紹與曹操,以曹操獲勝告終,曹操統壹了北方。
赤壁之戰(公元208),簡略內容:孫劉聯軍與曹操,以曹操大敗告終,揭開了三國鼎立的序幕。
夷陵之戰(公元221-公元222),簡略內容:又稱彜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壹場。
天下大勢重新劃分:
這三場戰爭著實是重要,每壹次的結束都更改了當時格局,雖然每次參戰雙方不同但也存在著壹些相同之處。
首先三次戰役的規模較大,都超過或接近十萬人的兵力。其次,這三戰都采用了火攻這壹方法。第三,壹般認為,這三戰都是以少勝多的例子,但是在夷陵之戰是否以少勝多是有很大的爭議的,在《資治通鑒》中就認為它是以少勝多。但是這場大的精彩卻是不爭的事實。
第四,這三戰都是三國形成過程中的關鍵之戰,因為其戰略意義過於重大。官渡之戰使曹操完成了對北方的統壹,使他壹躍成為全國實力最強盛的。赤壁之戰確立了大致的歷史格局,使當時的歷史走向逐漸趨於明朗。而夷陵之戰則是徹底的確立了三分天下這壹格局。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三國戰役